中新網(wǎng)漳州5月27日電 題:福建東山耄耋阿婆的針線“海峽情”
  作者 朱少文 張藝生 高淑萍
  連日來,福建省東山縣銅陵鎮(zhèn)公園社區(qū)95歲的阿婆沈麗賢正忙于為一些神像做新馬褂,準(zhǔn)備在6月28日(農(nóng)歷五月十三)——海峽兩岸關(guān)帝文化旅游節(jié)時,讓這些神像著新衣隨關(guān)帝一同出巡。
  1921年農(nóng)歷五月廿一,沈麗賢出生于銅陵鎮(zhèn)一個普通的漁民家庭。小時候,沈麗賢經(jīng)常看母親繡花、做衣服,并打下手,慢慢地就喜歡上了這門手藝。直到10歲那年,她參加了繡花隊,正式跟著姐姐阿姨們學(xué)手藝,沒想到一繡就繡了八十多年。
  27日,記者慕名到沈老阿婆家一探飛針走線絕技,沈阿婆特地從房間里搬出了裝有針線、亮片珠子、繡布、圍兜、垂穗……的“百寶箱”。
  沈阿婆拔出一根針,不用借助眼鏡,只用幾秒鐘時間,她便穿好了線,然后在一塊布上飛快地穿梭起來,并向記者講起了那充滿濃濃“海峽情”的故事。
  沈阿婆有一對孿生哥哥陳秋全、沈秋喜(一人隨母姓,一人隨父姓)。上世紀(jì)40年代末,為了防止被國民黨軍“抓壯丁”,她父親連續(xù)幾個月下海釣魷魚賣錢,雇了一個人去頂替?!安幌?,幾個月后,所雇之人逃跑了,又面臨著被抓丁的困境?!弊罱K,她的大哥陳秋全被抓去了臺灣,后來音信全無。
  回想起這些,沈麗賢傷感地說,“我真后悔當(dāng)初沒做件衣服給大哥穿!”
  時光飛逝,沈麗賢成家立業(yè)、生兒育女,兒女們也都事業(yè)有成并到城里生活,但她仍然堅守在自己的祖屋、堅守著自己的生活規(guī)律。早上六點(diǎn)起床,梳頭,打水澆花,煮飯,掃掃地,繡繡花,看看電視,唱會兒《東山歌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