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二:
演唱會票價為何居高不下
事實上,“幻樂一場”票面定價一出,業(yè)內(nèi)人士就知道,只能是“不賺不賠”。
就拿最近也在開唱的張學(xué)友,第一輪體育館的成本就高達(dá)1200萬(還沒算藝人勞務(wù)費);五月天“Just Rock It”演唱會舞美成本接近1億元新臺幣(相當(dāng)于人民幣2000多萬),周杰倫“地表最強(qiáng)”演唱會舞美成本更達(dá)到了3億新臺幣(約人民幣6000多萬)……
而王菲的演出,所有的一切,要求的都是最高標(biāo)準(zhǔn),而且只開一場,分?jǐn)偛涣顺杀?。目前已知的舞美制作,包括燈光、音響、樂手等等,達(dá)到了驚人的2000萬元。再加上王菲的出場費和陳家瑛的分成,差不多也接近2000萬元,還有奔馳館的租金200萬元,硬碰硬的成本就要近5000萬元。
而根據(jù)估算,梅賽德斯奔馳中心1萬多個座位,算它平均票價5000元,滿打滿算也就5000萬元上下。
那怎么辦?一大批贊助商先來填?,F(xiàn)場不停滾動露出的伊利金典、Tiffany、Pernelle、jo malone等七八個牌子,據(jù)透露合計贊助金額近2000萬,還有拿下直播的騰訊視頻。
說到底,藝人要價、舞美成本、場館租金,所有的東西都在水漲船高。難怪近一年來,不斷聽到有演出商解甲歸田的消息,“壓力大,又沒利潤空間,真玩不動了。”有人如此吐槽。做演出要賺錢,還是得指望有個大的贊助商。
而分?jǐn)偭司揞~成本的主辦方、票務(wù)和贊助方,要賺回這筆錢,起碼要賺到1億元以上才能保證各方利益的有序分配。他們的套路是:先鎖定一部分位置還不錯的票,然后到處渲染“一票難求”的緊張氣氛,再通過其他途徑把囤票高價賣出。這些“途徑”,包括二級票務(wù)代理,也包括規(guī)?;狞S牛集團(tuán)。
而到頭來,荼毒的卻是市場和消費者。大家接受現(xiàn)實,消費熱潮退卻,消費欲望疲軟。
真相三:
視頻直播將沖擊演唱會市場
王菲這場是特殊,但也確鑿反映了眼下大型演唱會成本越來越高、風(fēng)險越來越大的現(xiàn)狀。
不過,真要說“幻樂一場”有什么里程碑意義,那還是2100萬的同時在線觀看直播人數(shù),堪稱演唱會市場的標(biāo)志性事件。
此前,對于演唱會視頻直播,很少有聽到賺錢的。唯一有點聲響的,是2014年汪峰的鳥巢演唱會,樂視的付費收看達(dá)到了75000次,網(wǎng)絡(luò)收費毛利超過200萬。
這次,參與王菲演唱會直播的三方——騰訊視頻、數(shù)字王國和微鯨VR,配合度不錯,還通過天后的巨大影響力,給“拿著手機(jī)看演唱會”這一形式做足了廣告。
樂評人們一致的看法是,在未來,視頻直播將成為演唱會的常態(tài)。這也對歌手們“修煉內(nèi)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什么走音、假唱,現(xiàn)場調(diào)音師還能努力彌補一下,但輸出的直播信號卻沒有一點點修飾的可能(王菲被吐槽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好好練歌,才更能適應(yīng)今后的“直播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