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泡沫制成的“白蛇”略顯粗糙
少兒版花木蘭扮相
少兒版“牛魔王”
少兒版“孫悟空”
華商晨報-遼一網(wǎng)10月19日報道 (記者 關(guān)舒柳)連日來隨著少兒版《白蛇傳》刷爆熒屏,《花木蘭》《白毛女》《西游記》的少兒版也被陸續(xù)推出。在昨日下午的采訪中,白娘子、許士林的扮演者都在接受采訪時當(dāng)場在舞臺上哭出來。而導(dǎo)演組也在接受采訪時直面來自于媒體的各種質(zhì)疑。
小演員說:兩部劇同時弄,一不小心就串戲
許士林扮演者:拍落水戲,我不敢往下沉。但是第二天導(dǎo)演給我看第一天的效果,我看見那么多工作人員在水里連續(xù)泡了兩天很辛苦。(哭了)后來,工作人員給我做示范,我就覺得,在臺上展現(xiàn)出來的并不是很容易能演驗出來的。
許仙扮演者:我有兩個小酒窩,笑和哭沒有太大的區(qū)分。后來,就用報紙遮住一部分臉,對著鏡子練習(xí)表情。
白娘子扮演者:我舅舅說我是錐子臉,最適合演葫蘆娃里面的蛇精,后來我真的演了蛇精,演了白娘子。
小青扮演者:我演了小青還演了花木蘭,這兩部劇是同時籌備,同時彩排。一不小心就會串戲。于是周末拍戲的時候,我就一會兒太娘,一會兒演女漢子。
制片人說:五毛錢特效做出6毛錢效果
在少兒版《白蛇傳》播出后,炫酷的白蛇也獲得了網(wǎng)友的廣泛認可。然而,昨日記者在采訪中獲得了一張片場劇組工作人員抬著道具白蛇的圖片。播出版白蛇有多夢幻,現(xiàn)實版道具就有多骨感。
昨日的采訪中,制片人開玩笑說,“特效師把五毛錢特效硬做出了六毛錢的效果。所以,特效經(jīng)費可以稍微漲一點,拍《西游記》爭取用六毛錢特效做出七毛錢效果。”于是,發(fā)布會現(xiàn)場,記者們見識到了像一把大刷子一樣移動上臺的黑萌牛魔王和坐在蓮花臺上被搬上舞臺的小觀音。
總導(dǎo)演說:小孩演大人,成人化不可避免
一問:用兒童成人化表演方式好嗎?
潘禮平:這是個表演的創(chuàng)新,就像讓他們學(xué)習(xí)唐詩宋詞一樣的。演繹經(jīng)典也可以懂得人生道理。
二問:《白蛇傳》后又拍攝了《白毛女》《西游記》等等版權(quán)問題如何解決?
潘禮平:版權(quán)問題總的來說不是問題,我們一直在虧本,節(jié)目具有公益性質(zhì),所有的拍攝都跟版權(quán)方有溝通。
三問:小孩子參與這么大量的長期的拍攝,他們不上學(xué)嗎?
潘禮平:除了一些集中拍攝的日期,其他漫長的拍攝都是在周六和周日完成,就是為了讓小演員上學(xué)。
四問:采訪的時候,扮演白娘子的小演員哭了,這些小孩子在表演過程中以及之后如何承擔(dān)本來屬于成年人的壓力?
潘禮平:她太小,對于一些大的場面,小孩的控制力是很差的。拍攝的時候也會注意調(diào)整他們的狀態(tài)以及嚴格控制拍攝時間。
五問:像《白毛女》這一類悲慘的橋段,他們?nèi)霊蚝笤趺闯殡x?
潘禮平:入戲太深,有好處。演戲壓力不是真去經(jīng)歷打仗那種高壓,小演員心里是明白的,這不過是一場戲。了解人物,對孩子的人生觀,辨別善惡,很有好處。
六問:有些成年人的劇情,比如《白蛇傳》里面生孩子,比如《白毛女》里有一句“被糟蹋了!”這樣的臺詞保留對孩子好嗎?
潘禮平:這些臺詞我們考慮過,去掉了,感染力會差很多,不能因噎廢食。小孩子對這些是理解的,他們確實有點排斥,并不是很希望演。我們給孩子做了工作,孩子也接受了。
七問:市場化的包裝,是否對小演員存在合約限制?
潘禮平:我們的合約都是比較松散的,是有合約的。但是這個合約都不影響讀書。有時間的限度,簽約到他們12歲。
八問:拍攝題材這么廣泛,拍攝量這么大,社會關(guān)注愈加商業(yè)化,是否考慮過小演員過于早熟的問題。
潘禮平:拍戲,要是演得不成熟就沒味道了。小孩演大人是審美新的萌態(tài)。必須非常逼真,成人化不可避免。很多人質(zhì)疑,成人化好不好。你看他們生龍活虎,沒什么不好。畢竟只是演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