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0月14日訊 據(jù)海峽都市報報道 《白蛇傳》又火了!可不是最近傳得火熱的“小戲骨”版,而是昨晚泉州影劇院的浙江婺劇版《白蛇傳》,座無虛席呢!
梅花獎得主楊霞云(中)扮演青蛇
一夜之間,梅花獎得主楊霞云從“穆桂英”化身“青蛇”,一武一文,切換自如。謝幕后,演員被熱情的觀眾團團圍住,有人送花,有人求合影、要簽名,場面非常熱烈。
婺劇的文戲與其他戲劇不同,有“文戲武做”的表演特色。比如許仙一出場就是跪步、吊毛、搶背、撲虎等高難度動作。小青、白娘娘的蛇步、蛇形,顯示神人一體的舞姿。第三場《端陽驚變》,喝完雄黃酒一幕,白蛇用肢體動作,燈光和道具代表現(xiàn)身蛇形,表現(xiàn)戲劇沖突。第四場《昆侖盜草》、《水漫金山》白蛇和青蛇與僧人的斗法,各位演員武打動作的嫻熟運用讓觀眾陣陣叫好。
《白蛇傳》取材于著名的民間傳說。民間傳說和文人作品《白蛇傳》的結(jié)局多樣,在婺劇中,二人最終盡釋前嫌,有了大團圓的結(jié)局。劇中的《斷橋》一折在婺劇傳統(tǒng)戲中膾炙人口,被譽為“天下第一橋”。婺劇本就舞臺動作大而多,用上了多種戲曲表演的技巧和功夫,產(chǎn)生了很多驚險喜鬧場面,臺上跌打翻滾、武功技藝令人印象深刻。
觀眾小劉說,印象深刻的是婺劇演員的好功夫,靈活的跳躍、翻跟斗,動作都很輕盈。即使是大家印象中再文藝不過的《白蛇傳》,加上了硬功夫,感覺就不同了。觀眾郭定河和老伴連著兩晚都來捧婺劇的場,在“戲窩子”泉州,夫妻倆平時就沒少看戲,不過婺劇還是第一次看。12日晚上看過《穆桂英》后,老兩口都被熱鬧的舞臺場面給迷住了。“穆桂英是古代著名的女將,舞臺上演員功夫真好,鑼鼓鏘鏘,很是熱鬧。”老郭說,婺劇場面大、演員多,讓他印象深刻,所以昨天晚上老兩口決定繼續(xù)捧婺劇的場。借著海絲藝術(shù)節(jié)在泉州舉辦的契機,能欣賞到外省戲劇表演的精華,作為泉州戲迷,老郭覺得很高興。
看點預(yù)告
10月14日
梨園古典劇院
重慶市川劇院 《李亞仙》
晉江戲劇中心
臺灣一心歌仔戲劇團 《MACKIE踹貢沒?》
泉州市高甲戲劇場
新加坡陶融儒樂社 《寶弓奇緣》
10月15日
泉州師范學(xué)院音樂廳
印尼國立藝術(shù)學(xué)校 《Gkhooorg》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xué)校
越南河內(nèi)藝術(shù)大學(xué)、河內(nèi)藝術(shù)協(xié)會 《豬大王》
10月16日
梨園古典劇院
上海昆劇團 《牡丹亭》
10月17日
梨園古典劇院
上海昆劇團 《牡丹亭》
10月18日
梨園古典劇院
福建省梨園戲?qū)嶒瀯F 《董生與李氏》
泉州市高甲戲劇場
《連升三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