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中帶剛
20歲的彭子昕在隊伍里年齡偏小、身材偏瘦,看著她斯斯文文的外表,很難將她和激烈的柔道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
在模擬對抗中,彭子昕經(jīng)常選擇體重比自己重20公斤的男隊友進行訓(xùn)練。盡管在力量和速度上吃虧,她卻經(jīng)常能抓住轉(zhuǎn)瞬即逝的機會,或是抵住隊友的腳踝將其推倒,或是一個靈巧的背轉(zhuǎn)身接過肩摔以巧取勝。
“我身體底子弱,剛開始訓(xùn)練,經(jīng)不起高強度的對抗。”彭子昕說,訓(xùn)練辛苦、想家的時候,不止一次晚上躲在被窩里哭。
但傅桂蓮告訴她,如果熱愛,咬牙也要堅持下來。“我不會放棄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也不允許他們看輕自己。”傅桂蓮說。
由于彭子昕看不見,傅桂蓮在做好每個技術(shù)動作后,都要讓她用手和腳來感受,等“摸”清楚之后,再讓她照剛才的姿勢擺好動作,給她講解每個部分。
“訓(xùn)練中教練很嚴格。但我心里知道,教練是為了我們好。”彭子昕說。
訓(xùn)練館的墻壁上,掛著傅桂蓮用毛筆書寫的兩條標語:“精力善用,自他共榮”和“以禮始,以禮終”。“盡管只有我一個人能看見,但我要把他們當健全的運動員對待。”傅桂蓮說,她希望將這項運動的精神“刻進”所有隊員的骨子里。
訓(xùn)練中,傅桂蓮不茍言笑,但她內(nèi)心深處也有柔軟的地方。在左手無名指上,傅桂蓮一直戴著結(jié)婚鉆戒,這寄托著她對自己家庭的思念。
“16年來,我一直是駐隊教練,沒有時間陪自己的孩子,但我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傅桂蓮說著,聲音有些顫抖。
明天你好
多年來,盲人柔道隊一批又一批隊員相繼退役,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開始了新的生活,傅桂蓮依然堅守。她說:“我最開心的不是帶出了多少個冠軍,而是通過柔道讓他們的人生有更多可能和希望。”
即將過25歲生日的胡蓉是隊里的“老大姐”,也是盲人柔道隊的隊長。時間回到8年前,那時她還在南昌的一家盲人按摩館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被選中入隊。
“盲人按摩我什么時候都能做,但盲人柔道只有年輕時能做,選擇了就一定要堅持下去。”胡蓉說。
訓(xùn)練再累,胡蓉總是隊伍里最積極的;生活再苦,胡蓉總是隊伍里最樂觀的。她的手腕、腳趾上,繃帶纏了一圈又一圈;腳掌、手心里,老繭結(jié)了一層又一層……
去年第10屆全國殘運會女子柔道78公斤級決賽中,胡蓉獲得冠軍。
“登上領(lǐng)獎臺的那一刻,聽到了屬于我的歡呼聲,仿佛‘看到’了全世界。”胡蓉說。
訓(xùn)練間隙,隊員們會圍著傅桂蓮坐在一起。盡管汗?jié)n在訓(xùn)練服上留下一圈一圈的印記,他們也不以為苦,有說有笑,唱著大伙喜歡的歌曲《明天你好》:
每一次哭又笑著奔跑,
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
明天你好聲音多渺小,
卻提醒我勇敢是什么。
(來源:新華社 記者黃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