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運女排綜述:中國女排的對手在世界賽場
無緣亞運五連冠,中國女排帶著遺憾離開了仁川。但若從鍛煉隊伍、培養(yǎng)新人的目的出發(fā),確實不應(yīng)過多以成績來要求這支年輕的二隊。中國女排的對手還是在世界賽場。
女排二隊在仁川經(jīng)歷了兩次考驗,半決賽對陣新崛起的泰國隊,她們戰(zhàn)而勝之;決賽面對老對手,完全被對手壓制,成全了東道主20年的亞運金牌夢。
中國隊主教練徐建德說,兩場比賽的過程和結(jié)果證明,年輕隊員在一傳、攔網(wǎng)、防反等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與國家隊的要求還有距離。年輕隊伍的攔網(wǎng)體系、進攻套路還有待加強。亞運決賽的失利對隊員和教練組都是個教訓。
郎平入主中國女排后,一直倡導大國家隊建設(shè),國家一隊和二隊常年存在,就是為了讓更多的隊員得到鍛煉,適應(yīng)國家隊的需要。征戰(zhàn)仁川亞運會的二隊雖以年輕隊員為主,還是有個別隊員讓人眼前一亮,至少為國家一隊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其中,1995年出生的張常寧就是最優(yōu)秀的一個。1米93、司職主攻的張常寧,身高、彈跳等先天條件出色,心理素質(zhì)不錯的小姑娘在場上也敢于發(fā)揮自己。六場比賽,她的得分在中國隊中遙遙領(lǐng)先,這雖然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中國隊進攻比較單一,但隊伍和隊友對她的信任顯而易見。
中國隊主教練徐建德說,張常寧的攻球能力還是不錯的,但她也有自己的弱點,比如一傳。為了彌補主攻的一傳弱點,整個隊伍做出了犧牲接應(yīng)二傳殷娜進攻的方案保證一傳,這是年輕隊員必須補上的短板。
環(huán)視整個亞運女排賽場,還是中日韓泰四支隊伍的天下。由于是在世錦賽和亞運會之間有選擇,主力選擇了世錦賽的中國隊和日本隊獲得了第二名和第四名,但這并不能定位球隊的整體實力。
老對手韓國、日本還是老樣子,隊伍的整體防守能力很強,韓國隊多了一個世界級的主攻金延璟,所以打法更硬朗一點。倒是平均身高一米七幾的泰國隊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在身體條件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她們多樣的進攻套路一度打得中國隊難以適應(yīng)。
年輕隊伍被打掉了亞運四連冠的光環(huán),這對中國女排不是壞事。只要看到了努力方向,中國隊的對手還是在世界賽場。(新華社記者李錚、張春曉)
上一頁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5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