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隊友放棄自己的睡袋
夏伯渝的微博名,有一個“火神爺”的前綴,他告訴小新,這是當年登山隊友們給他起的外號,因為他抗寒能力比較強,一年四季都可以用冷水洗澡。
1974年,因為一次“免費體檢的機會”,足球運動員夏伯渝入選中國登山隊。
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登山隊的9名隊員再次成功登頂珠峰,并首次對珠峰的“身高”進行精確測量:8848.13米。
但同15年前一樣,這場攀登依然充滿未知和兇險。
1975年5月1日,26歲的夏伯渝首次嘗試登頂珠峰。他所在的第一突擊隊攀登到8600米,在營地等待最后沖頂,由于天氣惡劣,他們等了2天3夜,食品氧氣幾乎耗光,隊伍只得被迫下撤。
下撤到7600米時,一位隊友因為體力透支、丟失了身上的睡袋,寒夜里在帳篷中凍得瑟瑟發(fā)抖。夏伯渝不忍心,直接把睡袋讓了出來,自己在帳篷里和衣睡了一晚。
到第二天早上,他也沒什么感覺,還從7600米的地方走到了6500米處,直到晚上宿營,他發(fā)現(xiàn)怎么也脫不下腳上的靴子。
“登山前我還想過,自己哪里都可以受傷,就是腳不能受傷。”但最終的診治結(jié)果卻是:雙腳凍傷壞死,必須截肢。而他也在這時才得知:就在自己突擊頂峰之時,父親去世了。
雙重打擊下,夏伯渝的心情一度十分灰暗。當廣播里傳來9名中國登山隊員成功登頂珠峰的消息,躺在病床上的他心情復雜:“9個人里應(yīng)該有一個我。”
后來,一位來中國授課的外國專家為夏伯渝推薦了假肢,說戴上它不僅可以正常生活,甚至還能繼續(xù)登山。夏伯渝重新燃起希望,他就此展開了一系列艱難的體能訓練。
早期的假肢非常簡陋,常常只有幾根金屬條和幾塊木板搭起來,高強度的訓練經(jīng)常讓夏伯渝的腿部摩得血肉模糊,1993年,在醫(yī)生建議下,夏伯渝再次截肢;1996年,因腿部磨損難以愈合,他罹患淋巴癌;2016年,他被診斷有腿部血栓。
這些病痛沒有打垮夏伯渝,他繼續(xù)日復一日地訓練。參加殘疾人運動會、穿越沙漠、穿越戈壁、攀登自然巖壁……“截肢清創(chuàng),怕麻醉藥影響訓練,我就不打麻藥。登山過冰裂縫路段,別人可以跳可以走著過去,我只能趴著前進。”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圣火傳遞到珠峰,夏伯渝主動報名志愿者,從那之后,他便開始全力準備再登珠峰:
每天四五點就起床做沙袋、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持續(xù)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之后還要快速走路10公里或者騎車20公里爬香山。同時,他開始嘗試攀登各種海拔高度的山。

夏伯渝。來源:受訪者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