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一個面對復雜的社會和人心卻手無寸鐵、天真單純的婦人,當她的家庭破裂之后,她要怎么轉(zhuǎn)換自己的性格、思想、處世和生存方式?這恰恰是戲劇性所在。如果完全從小說的角度出發(fā),去塑造子君,沖突和反差感沒那么強,戲就會比較平淡。
說到底,電視劇雖然將人物性格與一些情節(jié)做了改動,但是小說中最可貴的精神內(nèi)核——“女性獨立自強,走出生活的舒適區(qū),迎來新生”是不變的。無論是哪個子君,生活都給她們剝掉了一層皮,也讓她們長出了骨氣。難道亦舒筆下穿白襯衫卡其褲的子君代表女性獨立,劇中這個穿紅配綠的子君就配不上這個主題了嗎?問題的核心抓住,改編就是成功的。亦舒筆下的女性大多是高學歷、性情孤傲的美人,品位氣質(zhì)絕佳,所以每一個都認為“最緊要是姿態(tài)好看”。
我的前半生馬伊俐靳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