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沒有年齡、性別、地域、階層之分的理想王國
愛豆王國
文/黃孝光
本文首發(fā)于總第895期《中國新聞周刊》
2018年亞運會閉幕式,易烊千璽將現(xiàn)身表演現(xiàn)場。觀眾排隊進場時,暴雨突至,所有人都被淋濕了。攝影師劉關關身旁站了三個小姑娘,聊了一會兒,他問:“你們是粉絲吧?”
身份被識破,小姑娘們既驚訝又氣憤:“我們臉上寫著粉絲嗎?”

資料圖:易烊千璽參加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式演出。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長期接觸,劉關關練就了一雙能夠迅速甄別粉絲群體的火眼金睛。“我們一想到要濕著鞋子干活,就很煩躁,只有她們依然滿臉都是憧憬。”在劉關關眼中,粉絲的世界就像一個自成一體的王國,對特定偶像的喜愛與崇拜外化為王國中人獨特的精神面貌,將他們與其他人明顯區(qū)隔開來。
千人一面
這是一個沒有年齡、性別、地域、階層之分的理想王國。
55歲的王霖是李敏鎬的“媽媽粉”。剛開始追星的時候,她不好意思往前靠,后來嘗試跟身邊小姑娘搭訕,“一說自己是李敏鎬粉絲,就跟一家人一樣,很親近。”她的膽子越來越大,不再覺得丟人。
進入粉絲王國,所有人置身汪洋大海中,你很難記住某一個人的面孔。集體活動中,沒有人搶鏡,他們甚至戴上口罩、用應援牌遮擋住臉,把自己放到塵埃里。“別拍我了,請多多曝光我的愛豆。”如果繼續(xù)追問,你得到的回答將出奇一致。
這也是為什么,劉關關近500幅的作品中,沒有一張個人特寫。他加了許多粉絲的微信,私下里粉絲是小孩、阿姨、學生、白領、男生、女生;追星的時候,朋友圈中的他們卻“完全是另一種網(wǎng)友”。
一直以來他們對外呈現(xiàn)的,是狂熱一面。劉關關鏡頭中,因為鹿晗的一張曬圖,粉絲排隊至凌晨三四點,只為和圖中郵筒合影;鹿晗生日時,粉絲齊聚他代言的肯德基,來得晚的人擠不進去,只能隔著玻璃圍觀;七月正午,炎炎烈日下,粉絲圍成大圈,紀念“凱源”合唱四周年;粉絲買了機票進入候機廳守候,只為和偶像楊洋見上一面……
接機是例行操作,有次得知宋仲基航班信息,劉關關趕往首都國際機場,和粉絲們熬了一夜。時間到了,宋仲基卻沒從正常出口出來,大家向其他出口狂奔,依然沒能見到。雖然都疲憊了,但他們留在原地,不甘心就此離開。這個時候,有人才想起來可能被利用了——賣給他們票的人自稱也是粉絲,但票一脫手,便跟黃牛一塊吃夜宵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