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挑戰(zhàn),敢打敢拼,才能把官兵帶得有血性,把部隊帶得有虎氣……”元旦前夕,新疆軍區(qū)某團組織一場強軍故事會,該團偵察連肖連長登上講臺,深情講述自己的強軍故事。
肖連長從普通一兵奮斗成長為基層連隊主官:當戰(zhàn)士時,他兩小時完成2700多個仰臥起坐,打破團隊紀錄;當排長時,他參加“國際軍事比賽”集訓,取得優(yōu)異成績;當連長時,趕上部隊調(diào)整改革,他帶領官兵研戰(zhàn)法、蹚新路,一路拼搏向前……
前些年,肖連長憑借自身過硬軍事素質(zhì),先后在各級比武競賽中取得佳績。擔任連長職務后,他卻遭遇挫折,“上任不久,機關組織狙擊步槍射擊、偵察設備操作等13個課目考核,因高原反應嚴重,我有5個課目不及格。當時,我感覺自己拖了連隊后腿,一度產(chǎn)生自我懷疑……”
比武結束后,肖連長被安排下山休養(yǎng)。不久,他主動請纓重返高原:“無論前面有多少困難,我決不當逃兵。”
重返戰(zhàn)位,為有效克服高原反應,肖連長從抗缺氧訓練開始,一點點延長訓練時間,逐步提升訓練強度;為彌補休養(yǎng)期間落下的訓練課目,他利用課余時間主動加訓,請訓練骨干“一對一”指導幫帶。短短幾個月,肖連長熟練掌握無人機操控、偵察車操作等10余項新技能,帶領官兵圓滿完成多項任務。
肖連長的講述結束后,臺下官兵發(fā)出熱烈掌聲。
“教育就是一朵云觸碰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影響另一個靈魂。我們常態(tài)開展群眾性自我教育,就是要讓官兵從身邊人、身邊事中受到觸動,營造人人參與教育、人人接受教育的濃厚氛圍。”該團政治工作處領導介紹,他們注重結合部隊任務實際,定期組織強軍故事會等群眾性教育活動,秉持“兵薦兵、兵演兵、兵說兵”理念,采取情景劇、短視頻等方式生動講述官兵身邊的感人故事,讓先進典型可見、可感、可學,有效激發(fā)官兵練兵備戰(zhàn)、敢打敢拼的血性膽氣。
“2020年,團里組織建制連武裝五公里比賽。作為尖刀連隊,我們的成績卻排名倒數(shù)第二。怎么追趕?只有一個字:拼!”流血的手掌、皸裂的臉龐、發(fā)紫的嘴唇……伴著大屏幕滾動播放的官兵刻苦訓練的畫面,一級上士拜高雄聲情并茂地講述“一個連隊的強軍加速度”的感人故事,瞬間將臺下官兵的思緒拉回征戰(zhàn)雪域高原的日子。
幾年前,該團官兵奉命執(zhí)行一項重大任務,大家克服惡劣環(huán)境帶來的種種困難,不斷挑戰(zhàn)生理和心理極限,圓滿完成任務。
“偵察兵的浪漫是刻在骨子里的拼勁、融進血液中的干勁”“祖國領土的邊界在哪里,我就在哪里拼搏”……強軍故事會上,一個個打動人心的故事,一段段攻堅克難的經(jīng)歷,成為激勵官兵精武強能的“精神大餐”。
前不久,在該團組織的實彈射擊考核中,全體官兵戰(zhàn)嚴寒、斗風雪,取得優(yōu)異成績。
(來源:解放軍報 特約記者 李 康 通訊員 楊 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