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拔4600多米,西藏軍區(qū)標沙拉錯哨點官兵踏雪巡邏。
“造物無言卻有情,每于寒盡覺春生。”站在邊關處處透著春意的土地上,用這兩句詩來描述邊防新景觀,別有一番韻味。
說到山蒼蒼雪茫茫的邊關,我們立即想到的就是地理標志上的漫長距離。但是,一則則來自邊關的新聞,猶春野之綠,猶和風之沐,鮮活而溫馨地表述和見證著邊防戰(zhàn)士們對遠與近,對苦與樂,充滿青春氣息的理解和詮釋。
新春來臨,駐守喀喇昆侖的戰(zhàn)士放眼蒼穹,給正在那里“出差”的航天員送上了特殊的新年禮物,并以照片的形式傳遞到太空。禮物是在兩塊“昆侖石”上的畫作,一塊是3位航天員的畫像,一塊是戰(zhàn)士們與中國空間站的“合影”。石頭上的留言,抒發(fā)著高原官兵特有的豪邁——“地球上,我與你最近。”
冬奧會開幕后,風雪彌漫的新疆阿勒泰邊防哨所訓練場上,立起了幾尊戰(zhàn)士們堆塑的“冰墩墩”雪雕,雖說其稚態(tài)可掬的造型比不得令國人傾心向往的“金墩墩”“銀墩墩”,但戰(zhàn)士們在與家鄉(xiāng)親友的視頻中,總是自豪地進行著“科普”:世界上最早的有滑雪場面的巖畫,就出自阿勒泰地區(qū)。經(jīng)過鑒定,那可是出自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
“冬奧會離我們很近,我們要伴隨這冰雪盛會和祖國一起向未來。”一萬年也好、一萬里也罷,遙遠的時空在年輕一代戍邊人眼里,不過是一個“冰墩墩”的距離,因為他們此刻,“離家門最遠離國門最近”,光榮地站立在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