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圓,是萬家團圓的日子。在這個團圓的日子里,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正趕赴在回家團圓的路上,但對于駐守在浙江“千島之城”海島一線的武警浙江省總隊舟山支隊(以下簡稱“武警舟山支隊”)岱山中隊的官兵們來說,回家卻是一種奢望。

武警官兵堅守崗位扎根海島?!≡?攝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他們需要堅守在平凡的崗位,守萬家燈火,護一方安瀾。
海上“蓬萊仙島”,說的便是武警舟山支隊岱山中隊的所在地——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在岱山,戰(zhàn)士們在廣袤無垠的大海深處享受著頭頂星月,感受著清暉一片。
武警官兵自制軍營月餅后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攝
2020年剛從陸軍軍校分配下來的排長還超說:“越是艱苦越要奮力拼搏,越是寂寞越要熱愛生活,越是偏遠越要胸懷祖國。一茬茬官兵以海島為家,忠誠為本,榮譽為重,精武為傲,在祖國的偏僻一隅,用熱血與青春書寫赤膽忠誠。”
在艱苦環(huán)境中,守島官兵與茫茫大海為伴,與人跡罕至的小島為伍,望著漫天繁星入眠。對于遠走他鄉(xiāng)、戍守海島的武警官兵來說,對親人的思念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許多新兵初次上島,都寂寞地偷偷流淚。
頂著烈日,清掃沙灘,撿拾柴火,切洗食物……剛剛走下哨位的岱山中隊列兵宋帥龍,主動要求參加晚上篝火晚會準備工作,“雖然離家在外,不能跟親人一起共度中秋。但今晚在岱山,和戰(zhàn)友們一起共度的中秋更有意義。”
“中秋節(jié)雖然不能守著父母,但是我們在島上為國盡忠,守島官兵一起過節(jié),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心里也非常高興。”岱山中隊大學(xué)生士兵張一鳴在電話里告訴母親,在遠離大陸的海島上,與戰(zhàn)友們聚餐、聯(lián)歡,度過中秋佳節(jié),別有一番滋味。
青春無悔永葆赤子之心,愛軍精武不負戎裝韶華,海島上的堅守故事還有很多。
在兩代軍人家庭的熏陶感染下,岱山中隊的王上華、王海德兄弟兩人從小就向往火熱的軍營,熱愛軍裝,羨慕軍人這個崇高的職業(yè)。他們都為自己這個“軍人之家”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光榮。
2018年9月,兄弟兩人大學(xué)畢業(yè)后,通過層層嚴格選拔終于如愿以償,實現(xiàn)了一家三代堅守本色,祖孫三人從軍報國。
“我們剛上大學(xué)就想當兵,我們的夢想是像爺爺和爸爸年輕時那樣扛起鋼槍保衛(wèi)祖國。”王上華表示,在部隊這個大煉爐中,他們淬火成鋼、破繭成蝶。
而在闊別大學(xué)校園950天后,兄弟兩人一同考取了軍校。中秋節(jié)后,他們將重整行囊,帶著所有人的祝福,開啟自己軍旅生涯的新篇章。
軍人是國家的脊梁,軍嫂是家庭的脊梁。在武警戰(zhàn)士堅守海島的背后,還有軍嫂們的默默等待與付出。
軍嫂祝玉萍的丈夫——岱山中隊上士魯班勇,入伍已有十年。為了離丈夫更近一點,祝玉萍特意來到了毗鄰丈夫最近的城市——寧波工作,她距離丈夫駐守的岱山島有3.5個小時車程。
可即便是這樣短短的距離,兩個人也難得見一次面。
談起家中的妻兒,魯幫勇心中滿是愧疚和虧欠,“在島上,很少回家,妻子在寧波醫(yī)院就職,工作很辛苦,家中孩子也全靠年邁的父母照料,她雖時常抱怨,但更多的還是對我軍人職業(yè)的理解和支持,虧欠她真的太多了。”
今年以來,武警舟山支隊聚焦官兵家庭的實際困難,把暖心事辦到官兵心坎上,通過多方協(xié)調(diào)魯幫勇家屬隨軍事宜,最終為他的妻子妥善解決就業(yè)問題,夫妻倆至此告別了牛郎織女般的異地生活。(林波 張居海 曾欣 宋帥龍)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