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勛背后的千錘百煉

傷愈后的劉志軍鑲了牙、提了干,軍校畢業(yè)后回來當排長、帶新兵。
碰上劉志軍這個排長,不少新兵直呼“倒霉”,因為訓練“苦得要死”。新兵吳蛟卻覺得很幸運,“咱排長立過一等戰(zhàn)功,還是‘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wèi)士’,強將手下無弱兵”。
別的干部骨干一笑,吳蛟會高興地跟著笑。但要是排長笑了,吳蛟反而會緊張:“那一嘴烤瓷牙咋來的?被他盯著笑,那是鬧著玩的?”
吳蛟咬著牙訓練,劉志軍呲著牙笑。最終,吳蛟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結束了預備特戰(zhàn)隊員集訓,正式成為特戰(zhàn)隊員。
看到“蛟龍入海”,劉志軍收起笑容,認真地對吳蛟說,練你練這么狠,是因為你肯定會上戰(zhàn)場。
2014年,吳蛟迎來實戰(zhàn)。一伙暴恐分子設置路障,打砸焚燒過往車輛、砍殺無辜群眾,隨后四處逃竄。圍剿捕殲這些殺人不眨眼的“魔鬼”,誰都沒有萬無一失的把握。深夜,吳蛟持槍搜索,藏匿在蘆葦叢中的2名暴恐分子持大砍刀猛撲過來。一旦形成貼身持械格斗,步槍就沒有了優(yōu)勢。吳蛟抓住轉瞬即逝的戰(zhàn)機舉槍就射,將暴徒擊斃在身前僅2米處。隨后,又有4名暴徒揮舞砍刀襲來,均被他擊斃。以一敵六,毫發(fā)無傷,吳蛟因此榮立一等功。
戰(zhàn)場的另一側,與吳蛟同時作戰(zhàn)的二班戰(zhàn)士,在時任班長郭棟棟的帶領下?lián)魯辣┩?人,全班榮立集體一等功。
優(yōu)異的臨戰(zhàn)表現(xiàn),來自強化的極限訓練。按戰(zhàn)士們的說法,就是練到“死去活來”。那一年,中隊35名官兵外出武裝巡邏、沙漠叢林搜索、武裝清查,一干就是一個多月。沒想到,撤收歸建的第二天,中隊不僅沒有休整,還拉開了“魔鬼周”極限訓練的序幕。后來,武警部隊在所有特戰(zhàn)分隊展開“魔鬼周”極限訓練,中隊官兵早已駕輕就熟、游刃有余。
七班先后走出3名“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wèi)士”,鋼鐵是怎么煉成的?一般訓練不說了,只說排爆專業(yè):實戰(zhàn)后,他們將拆除的爆炸物重新填充火藥,讓新排爆手來操作;平日里,他們在中隊排爆專修室“背靠背”制爆,再相互排爆。
經(jīng)此一戰(zhàn),中隊一樓東頭的二班掛上了“一等功班”的牌子。三樓西頭的七班也有一塊牌子——“忠誠衛(wèi)士班”。前一塊牌子,在武警部隊屈指可數(shù);后一塊牌子,在武警部隊絕無僅有。
絕無僅有的牌子背后,是非比尋常的實戰(zhàn)實訓和超越常人的辛苦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