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不是事兒,干就完了”
大堤上,灼熱的太陽將上等兵莊臣的胳膊曬爆了皮,大塊皮膚翻卷著。不到一周,舊皮膚便已經(jīng)蛻去,生長出新的皮膚。
“90后”士兵莊臣入伍前是某國企管理人員。2018年,他瞞著父母報名參軍,原單位為他保留了公職。
很快,兩年服役期滿。上個月,連隊摸底,莊臣報了“留隊”。其實,他那會兒還是有點拿不定主意。
抗洪任務結(jié)束,他冷靜思考后,再次做了一個決定:留下來。
由內(nèi)而外的變化,是新生,也是成長。像莊臣一樣,很多抗洪官兵都經(jīng)歷著這樣的蛻變。
上大堤前,“黃繼光英雄連”二班班長姜法在鐵鍬把上寫了一個名字。戰(zhàn)友紛紛效仿,一夜之間,每個鐵鍬上都寫了3個字——黃繼光。姜法說:“向英雄學習,不是口號,而是行動。”
扛沙袋,趙亮星都是兩個“起步”。他的胳膊上被碎石劃出一道道細小的傷口,脖子也被沙袋磨得紅腫。“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大學生士兵一樣吃得了苦!”
指導員吳健發(fā)現(xiàn)了更多變化——
有個兵,平時一干工作就兩眼無神,提不起一點興趣。沒想到,抗洪時他扛著沙包,和戰(zhàn)友響亮地打著招呼,眼睛里閃著一道充滿力量的光。
還有一名大學生士兵,平時考慮自己多,替戰(zhàn)友著想少。7月19日晚上,官兵們在大堤上接高處拋下來的沙袋,有個戰(zhàn)友不小心離潰堤太近,他大喊一嗓子:“當心!往后退點。”
那個亮晶晶的眼神和這大吼的一嗓子,令指導員吳健難忘。
抗洪一線,一家地方電視臺正在采訪一名年輕戰(zhàn)士。
“如果大堤決口,你怎么辦?”電視臺記者問。
“這都不是事兒,干就完了!”這名戰(zhàn)士毫不遲疑地大聲回答。
聽到這個回答,指導員安雙斌感慨不已:每名官兵都是一顆鉆石,只有調(diào)整好視角,才能看到他們的璀璨。
調(diào)整好角度,讓每個“鉆石”發(fā)出原本的光,連隊想了不少招兒——
大堤上,和父母妻兒親情連線,讓家人的鼓勵,鼓蕩起年輕官兵遠行的帆;給兵爸兵媽轉(zhuǎn)發(fā)“空軍在線”公眾號推送的文章,讓父母為孩子自豪的同時,也讓年輕官兵自?。哼@才是青春和奮斗的樣子。
洪水退去,部隊回撤,官兵們又切換回原來的節(jié)奏。
忙著準備下一步游泳訓練任務的安雙斌,偶爾還會想起一望無際、碧波蕩漾的湖,還會想起這樣一個場景——
形勢危急,連隊召集官兵列隊,緊急抽組應急小分隊。
“熟悉水性、敢到水里堵決口的,出列!”
毫不遲疑,一些官兵站了出來。他們的眼神里,閃爍著堅定有力的光芒。
(記者 董賓 閆超 劉軍毅)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