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娃劉詹華——
“下次,我們什么時候見面”
又到了和爸爸分別的時候了,還沒到喀什機場,淚水就開始在9歲的劉詹華眼眶里打轉(zhuǎn)。
早就說好了,和媽媽到邊防探親,作為兒童節(jié)的禮物。眼看,幾天的探親時間到了,小詹華百般不舍。他怕這一松手,下一次見到爸爸又不知道什么時候。
劉詹華的爸爸叫劉洋,是新疆克孜勒蘇軍分區(qū)某邊防團的一名教導員。小詹華出生時,劉洋就在堅守邊關。對劉洋來說,雪域一線已成為自己的第二個家。而對小詹華來說,那個地方是有爸爸的地方,是自己無限向往的地方。
以前,小詹華對爸爸的記憶只停留在床頭的一把彈殼手槍上。那年,爸爸回家看望小詹華。臨走前,給小詹華做了一把彈殼手槍。雖然做工簡陋、歪歪斜斜,但小詹華卻如獲至寶,放在自己的床頭,仿佛爸爸一直陪在身邊。
詹華媽媽告訴筆者,詹華天生靦腆,對爸爸的想念總不好意思說出口。盡管心里惦記著,卻很少當面表達。每次自己和丈夫通電話的時候,小詹華就會湊過來問一句,“爸爸什么時候回來?”
雖然只有短短幾天的時間,卻滿足了小詹華對爸爸所生活的地方的好奇。那個遙遠的地方,就在眼前。那個一直想念的人,就在身邊。“爸爸在祖國的邊疆,守衛(wèi)著我們的家園,是一名真正的英雄。”小詹華說。
機場語音播報已經(jīng)響了好幾遍,小詹華依依不舍地看著劉洋:“爸爸,下次,我們什么時候見面?”看著眼前的兒子,雖然個子長高了,但依然是之前那個靦腆的小男孩。“等爸爸休假了,就回家看你,兒子。”劉洋抱著兒子輕語道。
“爸爸放心,我是一個乖孩子。回家以后,我一定好好學習,幫助媽媽分擔家務,做一個小男子漢。”聽到這里,詹華媽媽忍不住掉下了眼淚,正是這一次次的離別,讓兒子變得懂事,讓兒子逐漸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