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溫度
翻閱著自己過往一年發(fā)的朋友圈,一篇配有女兒作文截圖的貼文竟讓保障處副處長趙宏磊濕了眼眶。
思緒拉回到去年10月份。
墻上的時鐘指向19點,辦公桌前的趙宏磊仍在忙碌。自從基地承擔了大學某項試點任務(wù)后,晚上加班成為常態(tài),他已有許久沒回家。
突然,桌上的手機響了,顯示是妻子的電話。接通后,電話那頭卻是女兒甜甜的聲音:“爸爸,你什么時候回家啊?我寫了一篇作文,想念給你聽。”
眼睛盯著電腦屏幕的趙宏磊注意力都在文稿上,沒多想就順口答應(yīng)下來。女兒的作文題目叫作《我最喜愛的玩具》,描寫的是趙宏磊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小豬燈”。
100多字的作文,女兒讀得很認真,也很慢。電話這頭的趙宏磊卻逐漸模糊了雙眼,當他聽到“我爸爸是軍人,經(jīng)常不能回家,‘小豬燈’也能給我?guī)戆职謱ξ业膼?rdquo;這句話時,再也抑制不住眼淚。
事后,趙宏磊讓妻子把女兒的作文拍成兩張圖片發(fā)給他,并發(fā)到了朋友圈里。
沒想到,這條簡單的信息瞬間在朋友圈火了。評論區(qū)里,點贊和留言源源不斷。有同事評論說,家人真是最堅強的后盾,他們才是寒冬里的暖陽。
與趙宏磊一樣心生感動的,還有教學保障中心教員劉喆。他的朋友圈里,留言最多的一張圖片是一個蛋糕,蛋糕上方寫著:“Ada爹,辛苦了,我們一直是你的后盾”,下方寫著五個字:“向軍人敬禮”。
這是妻子給劉喆的一個驚喜。
那段時間的劉喆經(jīng)常加班,時常熬通宵。妻子怕他晚上餓肚子,特意定做了一個蛋糕托同事帶到單位。凌晨時分,當見到辦公桌上蛋糕的第一眼,劉喆沒控制住情緒,淚奔了。平復心情后,他鄭重地給蛋糕拍了十幾張照片,選擇了最好看的一張發(fā)到了朋友圈,并配了一句話:“來自家庭愛的問候”。
翻閱到這條微信時,劉喆忽然想起近日看到的一則感人故事。那是陸軍軍醫(yī)大學支援武漢醫(yī)療隊的一名24歲戰(zhàn)友,奮戰(zhàn)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臉上被口罩壓出了水泡和血印,卻對記者提出一個要求:名字不能播,怕母親看見會擔心。
劉喆把這個故事轉(zhuǎn)發(fā)到同事群里,大家看后既心疼又感動,認為這詮釋的正是新時代軍校人的擔當與情懷。其中,一位同事的留言說出了大家的心聲:“我們所有軍校人都是一家人,無論誰沖鋒在前,后方定會全力支撐,盼望戰(zhàn)友平安歸來。”
新時代的軍校人,朋友圈里有滿滿的正能量。相信新的一年,軍校人的朋友圈里,會有更多的暖心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