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guān)界碑上的“中國”兩字,是我見過最靚麗的紅
■劉鄭伊 中國軍網(wǎng)記者 王俊
我叫劉鄭伊,伊犁的“伊”。
伊犁融入了我的姓名,也融入了我的生命。
這片土地像我父母一樣,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不僅僅是我,它對我們一家人來說,都無比重要。
爺爺、爸爸和我都是軍人,為了軍人的使命和責任扎根在這片土地上,這是我們祖孫三代和伊犁的故事。故事里,最難忘的,是那一抹“中國紅”……

劉鄭伊和界碑。
那是屬于祖國的紅色
我是個在河南出生的“新疆娃”,為什么說是“新疆娃”呢?不到一歲時我就離開河南到了新疆伊犁,從此便扎根在了邊防線上。
母親是個堅強的女子,因為與駐守邊防的父親相距太遠,長期思念。生下我后,母親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隨軍,她抱著不滿周歲的我上了火車,經(jīng)過七天七夜的長途顛簸,從中原大地到了西北邊陲。
還沒滿周歲的我便來到了千里之外的邊關(guān),從此,眼中全是橄欖綠。在部隊大院里,我只記得橄欖綠的顏色,于是,見到穿軍裝的,我都會叫爸爸,這時候媽媽就會迅速拉走我,然后給人家道歉。
相比綠色,紅色就從來不會被認錯,只因它是那么的唯一,鮮艷如火。
小時候每到早上,我就叫媽媽帶我去看兵哥哥們升國旗,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那飄蕩著的紅旗一點點升到高空,映著塞外的藍天白云,格外好看。
不久后,我上了小學(xué)。加入少先隊的時候,老師在五星紅旗下給我?guī)狭思t領(lǐng)巾,鮮艷的紅色在風中飄蕩,我看著胸前的紅領(lǐng)巾,興奮不已。
老師說紅領(lǐng)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因此我每次戴紅領(lǐng)巾的時候都格外仔細,每次洗完之后,也都要讓母親熨得平平展展的。每天不由自主地低頭看看紅領(lǐng)巾有沒有皺、有沒有臟。
小小的我為什么對紅領(lǐng)巾如此執(zhí)著在意呢?那時我只懂得,我胸前戴著的,是屬于祖國的紅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