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眼”系統(tǒng)項目副總設計師 馬啟明:就類似(在大海下面)放風箏,利用這個大風箏進行發(fā)聲,大范圍的聲波掃描,那這個聲波就是碰到水下,比如山比如物體比如魚,這個東西它會產(chǎn)生回波。

“海眼”項目,涉及學科之多,技術難點之廣,都是罕見的,在我國幾乎就是一張白紙。

“海眼”系統(tǒng)項目某分系統(tǒng)負責人 顧海東:實際上除了基礎科學之外,我們“海眼”的收放系統(tǒng),幾乎包含了機械工程、液壓工程、電子工程、自動控制,很多方面大的專業(yè)方向。所以這套系統(tǒng)還是有它的規(guī)模性的。
為了維護我國海洋安全,提升我國海洋防務能力,“海眼”項目必須要爭分奪秒。

失聯(lián),關機,消失,是馬啟明和他的小伙伴們,過去幾年的生活常態(tài)。由于項目研發(fā)時間緊、任務重,他們一直在與時間賽跑,“七天24小時連軸轉(zhuǎn)”,節(jié)假日無休。

馬啟明妻子 孫翠蓮:有一次他說要去北京出差一周,結果沒兩天就回來了。我問他,你怎么回來了?他說家里有事,我說家里沒事啊,他說,哦,是我們所里有事。他心里的家是他們(研究)所。有時候我們這些家屬一起聊天,本來說要自己找個大哥依靠的,結果自己活成了大哥。

馬啟明女兒 媛媛:我姥姥是逗號,因為她很嘮叨。我爸爸是省略號,他一年365天不在家的天數(shù)比較多,所以就(把他)省略掉了。
其實有很多苦,他們都不愿和家人說。一年365天,他們有200多天都是在海上試驗,惡劣的海況經(jīng)常讓這些年輕人吐到無法入睡。有一次,試驗船搖擺達到了42度,焊接到艙壁上的床都給搖掉下來。如果實驗船在大海上搖擺超過45度,就會船翻人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