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10月22日報道 根據(jù)年度軍事工作安排,中國武警部隊于2018年10月18日至22日,在燕山腳下的某訓練基地隆重舉辦“鋒刃-2018”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以下簡稱“鋒刃”)。
主辦方領導、武警部隊參謀部情報局張曉奇局長告訴記者。本屆“鋒刃”不僅吸引了來自4大洲21國軍警憲部隊的狙擊高手,更云集了昔日難得一會的眾多武警英模人物。
武警特戰(zhàn)行業(yè)走出大量的“精兵強將”,與武警部隊著力構建的“聚焦要地、覆蓋全國、點面結合”的特戰(zhàn)力量格局不無關系。張曉奇局長介紹說,今年以來,特戰(zhàn)部(分)隊6人被評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wèi)士”,5人被評為“武警部隊十大標兵士官”,56人被評為“武警部隊百名優(yōu)秀士官”,3人榮立一等功,6人榮立二等功。
在3天時間,記者就和4位榮獲“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wèi)士”稱號的當代英雄——徐春德、張華、安宏偉、西西瑪(藏族)不期而遇。正是在與前者的交流中,記者從他們樸實無華的言語間發(fā)現(xiàn)了從新兵成長為“狙神”的奧秘。
先來看組數(shù)據(jù):武警河北總隊選拔、培養(yǎng)狙擊手時,40名隊員在3年里累計訓練消耗子彈逾140萬發(fā),人均3.5萬發(fā)。當問起張華這些年來他打了多少彈藥,前者的回答更令人震驚——35萬發(fā)!其中80%以上都是練習狙擊時打出的。張華還說,對狙擊手來講天賦只占到十分之一,后天的訓練、培養(yǎng)更重要,再好的天賦躺在床上也沒用??梢?,勤學苦練、水滴石穿,此為鑄就“狙神”要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