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就知足吧,以前洗澡更不容易!”聽聞有人抱怨駐訓場洗澡條件差,營里兵齡最長的老班長不愿意了,一堂說講就講的“憶苦思甜”教育開始了。
“30年前啥條件?好不容易沖進澡堂,還不一定有洗澡的位子;有洗澡的位子,噴頭還不一定出水;就算噴頭出水,水還未必是熱的……”
老班長生動傳神的描述,不禁勾起我的青春記憶?;赝?6年軍營生活的點滴趣事,最有意思的還要數(shù)老澡堂洗澡的“沖鋒”景象。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那年的澡堂那些兵
■新疆軍區(qū)某團炮兵營教導員 陳洪山
“你們就知足吧,以前洗澡更不容易!”聽聞有人抱怨駐訓場洗澡條件差,營里兵齡最長的老班長不愿意了,一堂說講就講的“憶苦思甜”教育開始了。
“30年前啥條件?好不容易沖進澡堂,還不一定有洗澡的位子;有洗澡的位子,噴頭還不一定出水;就算噴頭出水,水還未必是熱的……”
老班長生動傳神的描述,不禁勾起我的青春記憶?;赝?6年軍營生活的點滴趣事,最有意思的還要數(shù)老澡堂洗澡的“沖鋒”景象。
“那邊氣候干燥少雨,洗澡也不太方便。”踏上來北疆的征途前,軍校里好心的教員就提醒我做好吃苦準備。
沿途鐵路兩側的植被似乎在印證著什么,曾經的西域絲綢之路,隨處可見戈壁荒漠。
官兵千里迢迢赴疆不容易,所以團里有個特殊的“迎賓禮”——組織洗澡。那天正好周末,與全團洗澡安排步調一致。
第一次沒經驗,那澡洗得著實有些凌亂。全連帶到澡堂前約50米時,隊伍已由齊步變成了小跑,最后路過澡堂前一片杏樹林,各班儼然有占領進攻陣地之勢,迅速取捷徑斜插澡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