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0多噸小拖船船長殷志明27年航行在默默無聞的航道上——誰能估量使命的“排水量”

殷志明和戰(zhàn)友列隊,身后是他們的東拖881船。
軍港碼頭上,殷志明的拖船“藏”在一艘導護艇的身后,船舷上的“東拖881”字樣,隨著海浪的起伏若隱若現(xiàn)。
與停泊在軍港內(nèi)的其他軍艦相比,這條排水量僅200多噸的拖船實在有些小。它,算得上是中國海軍艦艇家族中最小的成員之一。
在中國海軍戰(zhàn)艦駛向深藍的大舞臺上,東海艦隊某護衛(wèi)艦支隊一級軍士長殷志明和他的東拖881船,很少有機會出現(xiàn)在人們關注的目光中。然而,熟悉殷志明的人都知道,他和他的船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存在”。
入伍27年來,船長殷志明把一艘艘戰(zhàn)艦送向大洋、接回軍港,自己卻一直航行在一條默默無聞的航道上。
誰能估量使命的“排水量”?讓我們走近殷志明,感受這位小拖船船長疊印在一長串航跡上的軍旅心跡。
他懷揣“駕著船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當海軍,沒想到成了一名拖船船長
殷志明的雙手放在腿上,食指不斷輕敲膝蓋,掛在臉上的笑容有些僵硬。此時,一艘小漁船從不遠處“突突”而過,他迅速將視線從攝像機前投向了海面。
顯然,他不太適應這樣的“關注”——面對記者,這位歷經(jīng)風浪洗禮的老船長,依然有些局促。
這些年,殷志明已習慣了不被人們關注。他駕馭這條拖船,平時負責把軍艦拖離或者拖回軍港,只有演習任務時才會跑得遠一點——把靶船拖到預定海域。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平凡極了,“就像是風平浪靜的水面,投下一粒小石子,漣漪轉(zhuǎn)瞬即逝”。
殷志明從小生長在南通海邊,夢想著有朝一日“駕著船環(huán)游世界”。帶著這個夢想當海軍,殷志明沒想到“夢想一下子實現(xiàn)了一半”——因為航海技能出色,他很快被任命為一艘拖船的船長。
只是另一半夢想的實現(xiàn)遙遙無期,這些年,他“駕船在軍港里來回‘畫圈圈’,馳騁大洋闖世界的夢想只能被壓在心底深處”。
殷志明軍旅生活的節(jié)奏平淡而有序?;貞浐胶I牡拈W光時刻,對于這位老船長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搜索記憶深處,他用一種靦腆的語氣,講述了11年前在海上搜救的經(jīng)歷。這件事,是他航海生涯中為數(shù)不多的“露臉”時刻。
那年冬季,一艘4000多噸的貨船在海上觸礁。殷志明接到命令,駕著拖船全速開往貨船失事海域。
凌晨,海風掀起的浪花,拍到了拖船駕駛室的玻璃上。漆黑的海面上,殷志明駕著船迎著風浪細心搜索著。風浪越來越大,小小的拖船仿佛一片飄零的樹葉,艱難航行在貨船失事海域。天微亮,他們奇跡般地找到了一名生還船員。
“風浪太大,我們的船太小,過不去了。如果船能再大一點,也許,能再多救一個……”說話時,殷志明的神情里透著無奈。他的目光越過記者肩頭,望向記者身后——不遠處,有一艘正在做保養(yǎng)的導彈護衛(wèi)艦。
這是一次自豪而略帶遺憾的搜救經(jīng)歷。殷志明至今念念不忘,“如果船能再大一點”成了他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一個結。
“我到大軍艦上看過,真敞亮,設備真先進。我們的船小了點,不過‘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站在駕駛室里,說起操作臺上各種按鍵的功能,殷志明的語氣立刻從羨慕變成自豪:“你別看我這船個頭小,力量可不小。”
雖然無法駛向波瀾壯闊的大洋,但他的心早已如大洋般波瀾壯闊
殷志明的航行生涯平淡無奇,能真正走上“戰(zhàn)場”的機會更是屈指可數(shù)。
有一年參加演習的經(jīng)歷,成為這位老船長心中最珍貴的記憶:“那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們表現(xiàn)太棒了!”
那次演習,東拖881船被上級賦予了一項特殊任務。
當時,殷志明和戰(zhàn)友們剛駕船完成了靶船拖放任務。返航途中,殷志明接到了指揮部的電話。
“啥?偵察?是!保證完成任務!”殷志明有點不敢相信。掛斷電話,殷志明在原地愣了片刻。隨即,興奮的笑容在他的臉上蕩漾開來。
多年來,船長殷志明兢兢業(yè)業(yè)在軍港里做著“黃水海軍”,可他心中始終放不下那個深藍夢想。身為海軍,他和他的戰(zhàn)友雖然無法駛向波瀾壯闊的大洋,但他們的心早已如大洋般波瀾壯闊。
“返航!找‘敵人’去!”殷志明的命令,傳到東拖881船各個角落。船員們的興奮,絲毫不亞于他們的船長。迎著風浪,所有船員都將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調(diào)到了同一刻度——“一級戰(zhàn)備”。
這條平靜了太久的小船,太需要一場“戰(zhàn)斗”;這群安靜了太久的水手們,太需要擼起袖子大干一場!
“那天的中飯,就是在這個位置吃的。”殷志明拍拍緊靠隔板的船長椅。這里距離操控臺僅有咫尺之遙。跳下來,甚至無需邁步,就可以伸手掌舵。那天,整條船上,“大家個個精神亢奮,到處彌漫著打仗的味道”。
夜幕降臨,殷志明駕著東拖881船悄悄摸到了預定海域。星空下,小船靜靜地“隱藏”在起伏的波浪間。殷志明睜大眼睛注視著四周。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大戰(zhàn)”之前,海面上一片寂靜。突然,殷志明發(fā)現(xiàn)遠處的海面上有異動:“會不會是目標船?”他一把抄起望遠鏡,向遠處望去。十幾秒后,他的嘴角上揚:“馬上給指揮部打電話!我們找到了!”
那一次,東拖881船因為偵察表現(xiàn)出色,受到上級通報表揚。
凱旋之日,殷志明像打了勝仗的將軍一樣豪氣滿滿,挺胸站在甲板上……
想當初,接到當船長的命令時,殷志明可沒有現(xiàn)在的這份自豪。
當年走馬上任,看著眼前又小又舊的拖船,年輕氣盛的殷志明恨不得一個猛子扎到大海里去。不知多少次,他親手駕船把軍艦拖離碼頭送向大洋。望著軍艦遠去的背影,他拍著船舷連聲嘆息:“我寧愿到大艦上去燒鍋爐!”
殷志明也不記得,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后來,他想明白一個道理:“大艦艦長得有人當,小船船長也得有人當。更何況,送大艦出海、帶大艦安全靠港,這也不是誰想干就能干得好的!”
等退休時,他的心愿是能親眼去看看國產(chǎn)航母那個大家伙
殷志明的船確實很小,從船頭走到船尾,看得仔細些,也不過幾分鐘。
整條船身上最“豪華”的船長室,成了記者參觀的重點——
一張小書桌,一張單人床,兩個小馬扎,將這個不到5個平方米的小屋子塞得滿滿當當。三個人同時站在里面,就轉(zhuǎn)不開身子了。這是整條船上唯一的一間“海景房”。
“現(xiàn)在拖船條件比以前好多了。”殷志明說,這些年,他和戰(zhàn)友駕駛著小拖船,在軍港里迎接了一批又一批的新艦大艦,心里除了羨慕,更多是高興。
說起海軍這些年的變化,這位老船長的眼神里閃著驕傲的光芒。
2017年4月26日,我國首艘國產(chǎn)航母下水。那天,殷志明久久凝視著電視屏幕里的每一個場景。當眾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國產(chǎn)航母身上時,殷志明的視線卻始終未離開這艘大船的腳下。那里,有他親密的“戰(zhàn)友”——拖著國產(chǎn)航母的拖船。
“當時,我真想能親自拖著‘大船’下水。”殷志明走出船艙,長舒了一口氣說,“等退休時,我一定親眼去看看這個大家伙。”
殷志明今年已經(jīng)46歲了,還有2年就要退休。他心里有一種緊迫感,希望把手里的活都教給“徒弟”張俊。
“徒弟”張俊是個帥小伙,踏實、肯吃苦,想成為和殷志明一樣的船長。只要有任務,殷志明都讓這個“徒弟”跟著自己。上船4年的“徒弟”張俊,如今開始漸漸明白殷志明說的“種什么花結什么果”的含義。
采訪結束之際,老船長殷志明握著記者的手,鄭重地說了一句:“謝謝。”記者明白他這句“謝謝”的含義——他覺得自己實在太平凡,不值得采訪。
望著老船長的背影,望著他身旁的東拖881船,記者想說——其實,該說“謝謝”的,是我們以及所有安享和平的人們。
敬禮!謝謝許許多多像老船長殷志明這樣的戰(zhàn)友們,謝謝你們的平凡堅守。你們的默默擔當,是中國軍隊的堅硬“脊梁”?。▽O偉帥)
(原標題:中國海軍艦艇最“輕”成員僅200余噸 卻至關重要)
來源: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7-12/25/c_12977412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