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強軍當好紅色傳人
★“紅四連”誕生于1927年,參加過夜襲陽明堡、決戰(zhàn)孟良崮等戰(zhàn)役戰(zhàn)斗,功勛卓著、英模輩出。
★2014年7月30日,習主席來到“紅四連”,勉勵官兵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當好紅色傳人,苦練打仗本領、爭做精武標兵。
★2015年8月,習主席簽署命令,授予該連“強軍精武紅四連”榮譽稱號。
初秋時節(jié),閩東腹地某綜合訓練場,一輛疾馳的裝甲步戰(zhàn)車突然短停,載員從后艙門魚貫而出,在步戰(zhàn)車的強大火力掩護下向縱深突進。

“紅四連”組織裝步協(xié)同訓練。 龐祥川攝
“新調整組建不到5個月,換裝不足4個月,就已初步形成戰(zhàn)斗力,不愧是‘強軍精武紅四連’!”現場觀看演練的一名將軍感慨。
賡續(xù)先輩血脈
立起絕對忠誠的“紅樣子”
在“紅四連”連史館里,最經典的紅色史料當屬那張毛主席舉槍瞄準的照片。
1964年6月15日,北京西郊某射擊場,來自全軍的射擊尖子向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射擊匯報表演。時任四連連長宋世哲手持半自動步槍,用40發(fā)子彈在40秒內打掉了150米遠的40個鋼靶。毛主席很高興,親自舉起宋世哲的步槍瞄準。
這幅照片引導一代代四連官兵矢志打贏:我聽黨的話,黨叫干啥就干啥;精武強能,槍響靶落才能不辱使命。每年新兵下連,第一件事是參觀連史館,第一堂課是連隊光榮傳統(tǒng)課,唱的第一首歌是連歌,讓他們在“兵之初”就播下紅色的火種。
官兵思想紅,離不開支部鑄魂舉措實。連隊組織力量詳細整理連史資料,印制下發(fā)《連史小故事》,在政工網上開設“電子榮譽室”,成立“宣講團”“理論學習輔導小組”,廣泛開展“智能手機紅色行動”,通過學習黨史軍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特別是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幫助官兵矯正人生“航向”,堅定理想信念。
今年該連31名滿服役期的上等兵全部申請留隊,而且早早地向連隊黨支部遞交了申請書。
淬煉勝戰(zhàn)刀鋒
立起聚焦打贏的“強樣子”
“苦練打仗本領、爭做精武標兵。”這句話,是最高統(tǒng)帥的殷切期望,也是每名四連官兵的價值追求。
一次紅藍對抗考核,導演部帶著“藍軍”與7個步兵營逐營較量。時任連長章星偵察發(fā)現,藍方依山布陣、易守難攻,正面強攻不行,但迂回穿插風險太大。章星果斷決策,由時任指導員李純組織正面進攻,自己帶著一個小分隊大膽穿插。經過幾個小時翻山越嶺,他們迂回到藍方背后,對藍方形成夾擊之勢。最終四連所在營成為7支參演“紅軍”中唯一取勝的單位。
“心中時刻有戰(zhàn)場,打仗人人有硬功。”在強軍征程中,連隊官兵把練兵打仗視為自己的精武追求,把打贏制勝作為自己的履職本分。他們持續(xù)開展“人人有紀錄、人人創(chuàng)紀錄、人人破紀錄”練兵活動,探索步兵特戰(zhàn)化訓練路子,組建“藍軍班”開展實戰(zhàn)化對抗訓練。全旅特戰(zhàn)課目比武競賽紀錄,8項由四連官兵創(chuàng)造和保持。
“龍頭”甩起來,“龍尾”才能擺起來。訓練中,連隊黨支部“一班人”成立“連隊第一班”,帶頭上操場、上靶場、上駕駛場、上海訓場、上演習場,做到實彈實投實爆先行,比武考核先上。3年來,連隊在各項軍事比武中奪得23個第一、刷新旅隊4個課目訓練紀錄。
挺立轉型潮頭
立起擔當作為的“新樣子”
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上,步兵協(xié)同裝甲突擊群以排山倒海之勢迅速奪占“敵”要點,直升機穿云破霧,在陌生地域低空懸停,10余名特戰(zhàn)隊員滑繩而下,跨壕溝、穿叢林,直搗“敵”縱深據點……
這是去年8月中旬,閩北某綜合訓練場紅藍對抗演練現場的一幕,四連官兵的精彩表現贏得現場觀摩人員陣陣喝彩。
“這是連隊成功轉型的縮影。”旅領導介紹說,為適應部隊轉型發(fā)展需要,兩年前上級賦予四連由傳統(tǒng)單一型步兵向現代特戰(zhàn)尖兵轉型的任務。
“脖子以下”改革展開后,“紅四連”再一次由傳統(tǒng)步兵連調整組建為裝甲步兵連。
從“鐵腳板”到“履帶板”,一切從新開始。新調整組建命令一下達,從干部到戰(zhàn)士,連隊官兵紛紛遞交參加換裝訓練申請書。中士唐公建被任命為炮長兼技師,負責全連炮長訓練和武器檢修。面對全新的訓練課目和組訓模式,唐公建不分白天黑夜地鉚在戰(zhàn)車里,帶著戰(zhàn)士們捧著個個重達近10公斤的鐵疙瘩練習分解結合,手臂常被劃得血跡斑斑。
“官兵吃飯都比以前更快了。”連長張康說,連隊現在上上下下都有一種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大家都憋著一股勁,為的就是要在同期轉型的連隊中走在前列、當好標桿。
(原標題:第73集團軍某旅“紅四連”當好紅色傳人)
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7/09-16/8332496.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