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二:勇于擔當
2015年,一張照片引爆網絡:一名中國女孩在撤僑海軍女兵的牽引下,歡快走向軍艦。這是人民軍隊履行職責、勇于擔當的生動體現。
這年3月,也門局勢驟然緊張,在也門的中國公民受到極大威脅。習主席和中央軍委一聲令下,海軍護航編隊迅速駛向也門,成功撤離中國公民。中國海軍任務轉換之迅疾、行動之迅速,令世人矚目。
一名網友寫道:“祖國的強大不在于和其他國家簽訂免簽證協議,而是在危險時刻能把你帶回家。”
當前,隨著國際和地區(qū)局勢動蕩、恐怖主義等因素都可能對國家安全、人民安康構成威脅,海外能源資源以及海外機構、人員等海外利益安全問題凸顯。
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衛(wèi)和平是人民軍隊之責!習主席發(fā)出號召:“全軍要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牢記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圣職責,堅決保衛(wèi)人民和平勞動和生活。”
軍衣浸透血汗,是為了人民笑容滿面;歲月能夠靜好,是有了軍人負重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官兵把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厚愛轉化為高昂的練兵熱情,始終扭住核心軍事能力建設不放松,牢固樹立戰(zhàn)斗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不斷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平時勤于鑄劍、礪劍,危時敢于亮劍、用劍。從搶險救災中泥巴裹滿褲腿,到守土衛(wèi)疆時英勇果敢,人民軍隊用行動展示出“人民幸福我幸福”的擔當和能力。

逄秘書在東鄉(xiāng)族自治縣龍泉鄉(xiāng)那楞溝村為前來看病的群眾義診。(資料圖)
關鍵詞三:主動作為
2016年,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國務院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fā)《關于軍隊參與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意見》。“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是人民軍隊服務人民、主動作為的時代體現。
“人心都是肉長的”,從毛澤東為部隊規(guī)定打仗、籌款和做群眾工作三大任務,到鄧小平提出軍隊要服從整個國家建設大局,我軍官兵緊密結合時代條件變化、人民群眾利益訴求,主動采取多種方式為人民造福興利,從而贏得人心。
習主席指出:當好戰(zhàn)斗隊、工作隊、生產隊,是我軍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也是我軍區(qū)別于其他國家軍隊的一個重要標志,必須發(fā)揮好“三隊”作用。
從甘肅省東鄉(xiāng)族自治縣人武部部長逄秘書的“醫(yī)者仁心”,到駐疆部隊深入做好宣傳工作和群眾工作,協助地方加強基層組織、鞏固基層政權,黨的十八以來,全軍官兵強化服務意識、鞏固軍民團結。在完成軍事任務的同時,視人民為親人,把駐地當故鄉(xiāng),利用自身資源和優(yōu)勢,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好扶貧幫困、助學興學、醫(yī)療扶持等工作,以主動作為、積極行動書寫出軍民魚水情的時代新篇章。

2017年8月11日,一張“最美逆行”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照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