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機飛行精準度要求極高 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
在艦載航空兵部隊,張葉不僅僅是團長,還是一名艦載機飛行員。艦載機飛行員,與一般飛行員的區(qū)別在于,需要飛行員在復(fù)雜的大洋環(huán)境下完成正常起降,而且大洋上的航母是運動和顛簸的。所以,艦載機飛行員的素質(zhì)和技術(shù)要遠遠高于一般飛行員。雖然張葉已經(jīng)做好了脫層皮的準備,可是等待他的不僅僅是脫層皮這么簡單。
記者:最艱難的是在什么時候?
張葉:最艱難就是在起步初期,飛這個飛機,它的精準度要求非常高,航母甲板,它只有正常跑道的十分之一不到,寬度正常跑道的一半都不到,而且著艦點,它就是四根索纜,36米的范圍,左右兩米,要每次把飛機都很準確,落到這個點上,這種要求是非常高的,那么要達到這種精準度,有時候說實話,就像是對人的一種心理上的折磨。
記者:怎么理解?
張葉:需要成百上千次練,航空的燃油也很貴的,飛機的使用,付出的代價很多怎么辦,我們就使地面的模擬機訓(xùn)練。
遼寧艦在等待著艦載機能早日上艦,而艦載航空兵部隊把訓(xùn)練日程、訓(xùn)練課目都嚴絲合縫制定好了,如果張葉和其他飛行員不能按時按量的完成計劃,他們都有被淘汰的危險。
記者:但誰都知道,動找動難度是很大的,更何況你們還有速度,在速度的情況下,動找動那就更難了?
張葉:就是磨人心,折磨人,一個問題如果說,你帶著問題,克服不了它,這是非常折磨人的,你找不到辦法突破它的時候,這時候非常折磨人的。
記者:你遇到過嗎?
張葉:遇到過,等你把這個問題突破了之后,技術(shù)上有一個小小的進步,感覺自己很愉悅,等到飛的時候,外界的環(huán)境變化了,因為飛機在空中,它會受外界干擾,一變化問題又露出來了,又有新問題蹦出來了,那怎么辦,又要想辦法去克服。
“刀尖上的舞蹈”,被用來比喻艦載機飛行員在空間極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著艦的高難度和高風(fēng)險。世界范圍內(nèi)艦載機的訓(xùn)練代價都非常高昂,美國海軍從擁有艦載機到今天已經(jīng)犧牲了上千名飛行員,前蘇聯(lián)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fā)展航母時也付出了150多位艦載機飛行員的生命。
張葉:艦上最大的風(fēng)險就是安全,剛才說的環(huán)境很惡劣,甲板面很小,而且要求很高,你要說出現(xiàn)安全的,有可能損失的,不是一架飛機的問題。
記者:不是你自己的問題?
張葉:不是你自己,也會危及到艦面好幾千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說必須要準。
記者:但是你告訴我,這個過程對你來說,艱難反映在什么地方?
張葉:這種煎熬,別人排解不了,給你排解不了,只有靠你自己,沒人能幫你,因為什么,即使別人幫你跟你講的,沒有變成你自己的東西,它就不是你的,你就領(lǐng)悟不了,那時候還是要靠自己琢磨,走路都在琢磨這些東西,等到問題克服的時候,自己心理上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說白了也成熟了一點點,也放松了一點點。
記者:磨礪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對心理素質(zhì)塑造的一個過程。
張葉:一個塑造的過程。
就是在反復(fù)的心理素質(zhì)的塑造過程中,張葉他們完成了所有考核,開始在遼寧艦進行第一次起降試驗。
記者:第一次上艦,你還記得自己的那種心理狀態(tài)嗎?
張葉:因為在陸基訓(xùn)練的時候,所有的LSO(著艦指揮員),已經(jīng)認可了我的技術(shù),我就相信我能上艦。
記者:還記得第一次嗎?
張葉:記得(心態(tài))很平和,我就是按陸基怎么飛的,我在艦上就怎么飛。
記者:第一次上艦,而且第一次平穩(wěn)地掛索的時候,那種心情是什么樣的?
張葉:等掛上索以后,這個地方感覺有負載荷了,就是后面索已經(jīng)把飛機拉住了,當(dāng)時的話,這種心態(tài)稍稍有一點變化,就是說我終于上艦了,有一點小小的激動,這個地方有一點小小的茫然,我要做什么,遲疑幾秒鐘之后。
記者:茫然,高興糊涂了當(dāng)時?
張葉:對,等到下飛機以后,有很多人在迎接我們,捧著鮮花在迎接我們的時候,那種激動,不知道說什么好了,那時候高興得。
記者:眾星捧月可能就是那種感覺了?
張葉:對。
記者:但是那是你付出了多少才?
張葉: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終于得到了回報這種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