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神九”航天員劉旺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內(nèi),講述自己在“天宮一號”軌道艙內(nèi)的工作生活情況。曹江濤 攝
在太空的時候,太空是家,祖國是夢。
記者:第一次飛天有什么感受?
劉旺:剛?cè)胲壍臅r候,很好奇和興奮,第一次在失重的狀態(tài)下,第一次在空間軌道上看看地球,看地球上的河流、高山、大海。進入工作狀態(tài)后,那是一種平靜,總想著把每項工作、每個實驗做好,有時候就忘了到底是在天上還是地面上,只有在自己需要移動的時候,才感受到是在失重狀態(tài)下。
到后期,是一種留戀,尤其是快要離開天宮的時候。這次,看到景海鵬和陳冬他們撤離時,我也想到自己撤離天宮時的依依不舍,老想多看看、多摸摸。畢竟在這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中生活了這么多天,已經(jīng)成為生命中一個重要的生活場所和經(jīng)歷,總想在自己的記憶中多留一些,印象更深一些。
離開天宮后,還有一種心情就是迫切,急切想更早更快的返回地球,早點見到戰(zhàn)友、親人和朋友。
王亞平在神十航天員出征儀式上。 新華社記者 王建民 攝(資料圖片)
王亞平:記憶尤深,我一輩子也是不會忘的。首先是身體上的感受,在上升時,從有重力到失重的那一瞬間,能感覺到身體蹭的一下就起來了,但因為有束縛帶系著所以沒飄出去。那種感覺,像瞬間要騰云駕霧一樣。
然后是視覺上的沖擊,在失重的那一刻,艙里面所有能夠飄起來的東西都瞬間飄了起來,好像忽然之間全都有了生命一樣。我左邊有一個舷窗,在上太空之前,也曾無數(shù)次暢想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畫面,但當我真正從舷窗口回望地球的時候,才真正明白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所蘊含的生命的力量,那種美真的是超出了常人的想像。
還有心理上的沖擊。都說距離產(chǎn)生大愛,到了太空中有很多東西會變得很大很大,比如說對祖國的熱愛,對地球的熱愛,對家人親人戰(zhàn)友的牽掛。有很多東西同時也會變得很小很小,比如說得失。
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轉(zhuǎn)正飛行”,從交會對接的倒飛狀態(tài)進入正常的飛行,形成天宮在后正飛,飛船在前倒飛的飛行模式,這也是組合體的標準飛行姿態(tài),為第二次交會對接做好準備。圖為航天員劉旺在天宮旋轉(zhuǎn)物品。(電視截圖)(資料圖片)
記者:執(zhí)行手動交會對接是什么心情?
劉旺:神舟九號由我來執(zhí)行第一次手控交會對接,也是第一次作為中國的航天員來真正駕駛飛船,實現(xiàn)神舟九號和天宮一號交會對接。雖然在地面訓練了很長時間,技術(shù)穩(wěn)定性都很好,但剛開始在120米試手柄的時候,還是有點壓力的。隨著距離的接近,我的信心越來越大,對接肯定不成問題,只是希望精度更高,偏差更小。最后的結(jié)果確實比我們工程上要求的參數(shù)要小很多,并且比自動交會對接省燃料,省時間,精度也高。這一點也說明中國航天員的技術(shù)是一流的,中國載人航天技術(shù)是一流的。
表情秀:最美航天員王亞平百變連拍照(資料圖片)
記者:有想過再一次進入太空嗎?
王亞平:在地面的時候,祖國是家,太空是夢。在太空的時候,太空是家,祖國是夢。對我來說,我已經(jīng)執(zhí)行過一次飛行任務,但是能夠再次飛上太空,仍然是我最大的夢想。我想這不僅僅是我的夢想,對每一名航天員來說能夠飛上太空或者再次飛上太空都是我們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