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南文昌6月25日電 題:升級版的中國“太空擺渡車”將帶來什么?
中新社記者 張素
25日成功發(fā)射的中國長征七號運載火箭,負責把載荷送入預定軌道。升級版的“太空擺渡車”將“接棒”,負責把6名“性格迥異”的“乘客”送到各自工作軌道。
這輛“車”的正式名稱是遠征一號甲上面級,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制。與其“前任”遠征一號上面級相同,均是在運載火箭上增加的一級獨立飛行器。
美國、俄羅斯等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發(fā)展上面級技術,至今根據推進劑類型、有效載荷大小等劃分,已形成數十種“車型”。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加入這一行列。2015年3月31日,首次執(zhí)行任務的遠征一號上面級在飛行近6個小時后,把衛(wèi)星送入距離地面約36000公里的傾斜地球同步軌道。
遠征一號上面級目前保持著“兩名乘客紀錄”——2015年7月25日,將“北斗雙星”送入目標軌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七號火箭總指揮王小軍說,遠征一號甲上面級則將把更多不同需求的載荷分別“擺渡”到不同軌道。
據介紹,本次任務的“乘客”多達5類6個,它們的外廓尺寸從200毫米到2.8米、高度從300毫米到2.3米、重量從18千克到2.8噸不等。
“接口需求復雜、目標軌道不同、分離時間不同。”王小軍說,相較于“遠征一號”,“遠征一號甲”在軌飛行時間將從6.5小時延長至48小時,主發(fā)動機將由2次啟動增加至9次啟動,分離次數將由1次增加至7次。
王小軍說,為提升性能,科研人員設計出可在軌反復充填燃料、適應若干次啟動的裝置,還改進了軌道規(guī)劃算法、升級“保暖”裝置、改變飛行姿態(tài)控制方法。接下來,“遠征一號甲”還將開展多星軌道部署、在軌加注、立方星等關鍵技術在軌演示驗證。
分析指出,盡管上面級比基礎級更易出現(xiàn)故障,但它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點,除了多星發(fā)射與部署、衛(wèi)星直接入軌,還可以增加火箭運載能力、完成特定入軌任務。比如為提高“阿里安5”運載火箭的適應性,歐洲空間局研制了EPS、ESC等上面級;美國“半人馬座”上面級在把“月球隕坑觀測與感知衛(wèi)星”送至月球軌道后,相繼撞擊月球。
王小軍說,“遠征一號甲”將為中國未來的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測任務,軌道轉移、空間碎片清理等軌道服務,新材料、新技術空間試驗驗證等奠定工程應用基礎。
“遠征”還將讓“長征”在國際市場更具有競爭力。中國將在“遠征一號”的基礎上逐步構建多種類、多用途的上面級產品,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靈活組合,有效提高發(fā)射效率、降低任務成本。有消息稱,預計在2016年內發(fā)射的“長征五號”就將與“遠征二號”上面級“并駕齊驅”。(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升級版的中國“太空擺渡車”將帶來什么?
原鏈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6/06-25/791751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