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他受命復審某陸航團建設工程,在初審兩遍的基礎上又審減掉1800余萬元。施工單位經(jīng)理急得跳了起來,從公司挑選3名預算員采用“車輪戰(zhàn)術”和他過招,結果紛紛敗下陣來。
得知陳玉晉被稱為軍隊審計“一把刀”,這個經(jīng)理不惜重金請來當?shù)匾幻柗Q “金牌造價師”的高手與他對壘,并許諾每爭取10萬元就獎勵1萬元,結果還是無濟于事。“你就認了吧!”“金牌造價師”最后只得勸經(jīng)理放棄。
對陳玉晉寸土必爭的談判風格,河南五建有限公司經(jīng)理曹彬也同樣深有感觸。在2013年某醫(yī)院項目審計中,陳玉晉讓他的團隊傷透了腦筋:“我的預算員28歲,審計之前170多斤,審計結束后只剩下140斤!”
“以后我絕對不想再碰到像他這樣的審計人員!”曹彬顯得有些無奈。但他又對陳玉晉清正的審計品格表示贊賞:“他這樣的人還是越多越好。如果大家都像他這樣,這個行業(yè)就不需要再動歪腦筋了。”
“我可能有許多敵人,但沒有一個私敵”
雖然擁有軍隊審計“一把刀”的聲名,但陳玉晉從來不覺得自己有權力“濫殺無辜”。“每一刀都切得有根有據(jù),絕不損害施工方應得的利益。”他謹慎地說。
但即使這樣,仍然有人對他恨之入骨。因為他在審計工程中動的是一些人挖空心思、即將到手的“真金白銀”。
為了避免這種結果,施工方幾乎使盡了渾身解數(shù)。當利誘對他不起作用時,威脅便接踵而至。
一次,陳玉晉在審計某倉庫工程時審減掉了30多萬元工程款。施工單位先是托人說情不成,隨后就動了歪招。一天中午,陳玉晉吃完飯回招待所時被施工單位經(jīng)理帶著3個小混混堵在了路上。“敬酒不吃吃罰酒。”喝得醉醺醺的經(jīng)理指著陳玉晉對小混混們說,“你們3個,走近點!”
3人把彈簧刀一彈,迎著陳玉晉貼了上來。陳玉晉冷笑了兩下,高聲說:“沒想到你今天來這套,解放軍的審計人員是嚇大的嗎?當年我在戰(zhàn)場上連敵人都不怕,還怕你們?”
聽到這話,兩個小混混往后一撤,把彈簧刀藏到了身后,另外一個也緊跟著溜了。“沒想到,你這個人敬酒罰酒都不行,軟的硬的都不吃,算我倒霉!”孤身一人的單位經(jīng)理最后也沒趣地走了。
“我可能有許多敵人,但沒有一個私敵。”陳玉晉說。那件事后,他又先后受到多次威脅,每一次都是理直氣壯,把對方的氣焰壓下去。說的話雖然硬氣,但他心里并非沒有顧慮:“我最擔心的還是家人的安危。”
陳玉晉的妻子李永紅經(jīng)常在半夜收到恐嚇電話,為此她專門在枕頭底下藏了一把水果刀。
2004年秋天,在接到一個恐嚇電話的第二天,李永紅遭遇了一樁“意外”:在她騎電動車送兒子陳凱上學的路上,一輛黑色摩托車突然把母子倆撞倒后揚長而去。車禍造成陳凱右前臂尺橈骨骨折,而那時的陳玉晉仍在外地出差,第二天才火急火燎地趕回來。
陳玉晉對家人的愧疚還不止這些。2008年7月17日下午,濟南突降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李永紅接到放學后的兒子冒雨往家趕,滂沱大雨淹沒了路面,沖開了下水道井蓋,母子兩人差點被湍流沖進了下水道。
“如果不是幾個人緊緊地手拉手,再加上交警和好心人奮力相救,我可能永遠見不到他們了。”回憶到這里,很少流淚的陳玉晉的眼睛濕潤了。
一開始,李永紅并不理解丈夫為什么把審計看得那么重。后來了解得多了,她也被陳玉晉的精神感動。“本來不想讓兒子陳凱再穿軍裝,最后還是鼓勵他去報考了軍校。”李永紅承認,是丈夫的事跡影響了自己的決定。
今年7月,陳凱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軍校雙學士學位。畢業(yè)分配時,他在陳玉晉的鼓勵下主動提出要去一線艱苦部隊建功立業(yè)。“爸爸是我最崇拜的偶像。”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