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環(huán)球時報》記者了解,軍銜和職位并無直接關聯(lián)。比如校級軍官,不管是少校還是大校僅僅是一個軍銜,很多是沒有實職的。少數(shù)貪腐分子涉及到的一些行為大多集中在有錢有權、實職的位置,比如干部、后勤,裝備等領域。
一位軍級干部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存在不等于普遍,絕大多數(shù)的領導是真材實料“干出來”的。他說,軍隊是在黨領導下的,并不是某個人的軍隊,廣大官兵也都是有黨性,有軍人應有的素質。這位有40余年軍齡的領導將軍人素質描述為,“使命、責任、榮譽、保家衛(wèi)國、當兵打仗”,他認為這些特質存在于軍人的潛意識中,并且很重要。
對于一些貪腐現(xiàn)象的發(fā)生,彭光謙分析,在市場機制引進來以后,錢、物方面控制不嚴、管理不嚴,導致一些問題出現(xiàn)。 但他強調這只是個別人的個別問題。
對此,十八大以來中國軍隊展開了反腐行動。2015年初,軍隊權威部門連續(xù)兩次公布軍隊打擊腐敗情況,涉及各軍種各領域。這也表明我黨我軍反腐是堅決的,也受到全國人民和官兵的擁護。毋庸置疑,經過反腐斗爭,中國軍隊將會更加強大。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還引用位于圣地亞哥的加州大學研究中國軍事的專家張?zhí)?音)的話,這位專家說,如果你不能依靠軍隊人事系統(tǒng)挑選出最好、最有能力的軍官,尤其是關鍵的作戰(zhàn)崗位,對于指揮鏈條的信任和尊敬就會開始受到削弱。到那時,紀律開始松弛,很快演變成為系統(tǒng)性問題,讓整個軍隊機器腐爛掉。
對此,彭光謙對《環(huán)球時報》表示,中國軍隊有一套選拔人才的機制,從戰(zhàn)爭年代到現(xiàn)在取得無數(shù)勝利證明這套機制是行之有效的。
一位來自海軍基層部隊的指揮員告訴《環(huán)球時報》,成長為一名艦艇指揮員要經過多崗位鍛煉,不間斷地培訓學習,不斷地考核,才有資格成為艦艇艦長或潛艇的艇長。從軍校畢業(yè)到成長為一名合格指揮員短則需要十年,長則需要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