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陳煥銀參加某“紅藍”對抗演練。帶彈起飛、穿云上升、出云改平、發(fā)現(xiàn)“敵機”,正準備開加力沖上去的那一刻,左發(fā)動機突然停車,機身嚴重側滑,高度飛速下降。此時如果處置不當,一旦失速、螺旋,連跳傘都沒機會。他果斷打開左發(fā)斷油電門,轉“小載”,蹬右舵……20多秒內(nèi)準確做出20多個動作,30分鐘后駕機單發(fā)帶彈著陸,又一次化險為夷。
就這樣,陳煥銀曾68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每一次都是那么驚心動魄,每一次都是那么令人震撼,每一次都是那么感人肺腑。
由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歷時7年研制的某新型導彈,是我國目前最先進的紅外近距格斗空空導彈,定型前的空中試驗,90%以上由陳煥銀完成。為盡早完成定型,裝備部隊形成戰(zhàn)斗力,陳煥銀連續(xù)10余次挑戰(zhàn)極限,在臨界條件驗證導彈性能,一年連創(chuàng)5項飛行試驗的紀錄,使其定型時間提前2年。該型號總師梁曉庚豎著大拇指說:“陳副團長有很強的科學精神,心理素質(zhì)非常好,飛行技術水平很高,這型彈技術很高、很新,有些設計超越國際水平,對空中試驗要求非常高,可他在各種條件下試射30多次,沒有一次是自身原因導致無效飛行。”
該研究院項目部副部長李亞軻這樣評價陳煥銀:“他膽大心細,每次打彈都要把疑點和細節(jié)記下來,并第一時間與我們坦誠溝通、分析原因,解決了不少地面無法預想驗證的問題,有時他的一句話,足以使導彈研制周期縮短數(shù)月,甚至半年!”
面對組織挑選,他放棄繁華都市選擇大漠戈壁
選擇的深厚根基是信仰,選擇的力量和勇氣也來自于信仰。
陳煥銀說:“人這一輩子,為了信仰,為了夢想,總是會堅持些什么,放棄些什么!”
2005年,隨著軍事斗爭準備進程的加快,軍隊急需試驗定型一批新武器裝備,作為國家靶場,擔負著新武器科研試驗鑒定的空軍某基地某區(qū)飛行試驗團列裝了某型飛機,為此,空軍選調(diào)符合條件的優(yōu)秀飛行員前往該團執(zhí)行新武器試驗任務。經(jīng)過全面選拔,全空軍夠條件的不到10人,陳煥銀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