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峰航線飛行員——
一生中最光榮的事
杰·溫雅德
我是一名駝峰航線的老兵,1923年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今年97歲。二戰(zhàn)期間,我曾駕駛著飛機穿梭在駝峰航線上,往返87次,向中國運輸食品、炮彈等物資。在二戰(zhàn)期間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事。
16歲那年,還是一名高中生的我,和同學在電影院觀看了一部時事新聞紀錄片。片中,日本對中國進行了瘋狂的轟炸。上海遭到日軍襲擊,人們被血腥屠殺。“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我們?yōu)橹袊嗣袼馐艿那致灾喔械奖瘧崱啄旰?,我成為美國空軍運輸大隊在駝峰航線上的一名飛行員。還記得第一次駕駛飛機將物資運往中國,踏上那片土地,我環(huán)顧四周,心里默默下定決心:“必須要幫助中國,不能讓日軍的暴行繼續(xù)下去”。真的,我很高興那幾年自己能為中國抗戰(zhàn)作些貢獻。
那是1944年,20歲出頭的我,在美國接受C—46運輸飛機速成班培訓后,前往設在印度的美國空軍運輸大隊基地。當時交給我們的任務是在駝峰航線上運輸物資和人員。我們把一切能裝進飛機的物資裝滿機艙,包括汽油、器械等,經(jīng)過約3個半小時的飛行,運送到中國昆明等地。那些年,我一共在駝峰航線上飛行約850小時,往返87次,174次跨越了駝峰航線上的崇山峻嶺。
因為要穿越喜馬拉雅山山脈,駝峰航線非常危險,飛行員們需要不斷輪換前往該航線執(zhí)行任務。盡管很多戰(zhàn)友都曾經(jīng)歷過種種險情,但我們始終情緒高昂。中國人民正在英勇地抗擊日本侵略者,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戰(zhàn)場,使他們無法調兵到太平洋戰(zhàn)場,這大大減輕了盟軍壓力。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中國繼續(xù)抗戰(zhàn)。
執(zhí)飛駝峰航線是當時美國空軍里最鍛煉人的飛行機會,幾乎每隔幾天就有一次飛行任務。有時一個月甚至要飛15次,出任務的頻率非常高。當時導航系統(tǒng)不發(fā)達,飛行員需要自己手動導航。我們還要面臨復雜多變的天氣以及機械故障。在駝峰航線上,強氣流、低氣壓和冰雹、霜凍,讓飛機在飛行中隨時可能拋錨。我們要在全天候條件下執(zhí)行飛行任務,24小時待命。此外,日軍還派戰(zhàn)斗機對運輸機進行攔截。面對重重危險,美國空軍運輸大隊在駝峰航線上共損失590架飛機,其中81架飛機以及飛機上搭載的345名機組人員遺骸至今也沒有找到。
我們?yōu)樽约耗軌驇椭袊嗣窨箵羧毡厩致哉吒械津湴?,也很珍惜在此期間和中國朋友們結下戰(zhàn)火中的友誼。當時,我們降落的多個中國機場,經(jīng)常遭到日軍空襲。機場跑道被損毀,中國地勤人員總是能在數(shù)小時內快速修復跑道,讓飛機平安降落。他們的付出是駝峰航線任務成功完成的重要保證。每次從基地出發(fā)運輸物資,飛機降落中國后,會停留約1小時。在機場,我們彼此非常默契,合作十分愉快。我很佩服中國人民,他們在戰(zhàn)爭中遭受了那么多苦難,卻依舊堅強、樂觀、積極。
中國軍隊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最終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在駝峰航線上,中國也派出大量飛行員和飛機。許多飛機墜毀,很多飛行員也獻出了寶貴生命。
戰(zhàn)爭結束后,駝峰航線的美國飛行員回國后成立了自己的組織。過去幾十年間,我們經(jīng)常聚到一起,組織“重飛駝峰”活動。三四天的時間,我們有講不完的故事,有在駝峰航線上的故事,有在中國的往事,有與中國朋友交往的故事。
而我和中國的故事還在繼續(xù)。1985年至今,我先后多次前往中國。我看到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二戰(zhàn)時已迥然不同。幾十年間,中國取得了非凡的發(fā)展成就,非常了不起。
2015年9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我收到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頒發(fā)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我感到很榮幸,因為這是頒發(fā)給駝峰航線上所有奮斗過的美國飛行員的。中國人民還記得我們,肯定我們的貢獻。
二戰(zhàn)中,我們與中國人民相互幫助、并肩作戰(zhàn),展示美國和中國能夠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我希望美中能攜起手來,在未來的道路上,解決共同的問題,給世界帶來和平。
(作者為中國—緬甸—印度駝峰航線飛行員協(xié)會主席,本報駐美國記者李志偉采訪整理)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