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由中國人民抗日紀念館提供)
2010年5月16日,重慶北碚的梅花山上,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顫抖地揭開了一座高大的青銅雕像上的紅綢布,這位87歲高齡的老人叫張廉云。70年前,當(dāng)她還是一名花季少女時,她的父親張自忠便被安葬于此。

張自忠將軍墓
張自忠將軍故去80載,他的衣冠冢坐落在層疊的山巒中,前往吊唁者依舊絡(luò)繹不絕。作為二戰(zhàn)時期反法西斯陣營犧牲的最高級別的將領(lǐng),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分別送了“盡忠報國”、“為國捐軀”、“取義成仁”的挽詞,習(xí)近平總書記曾高度評價張自忠,稱他和其他英雄們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贈挽詞
青史如鑒,將軍的豐碑矗立在青松翠柏的陵墓前,更長留在歷史的長河和人民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