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權的女兒左太北(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舐犢之慈
父親犧牲那天,左太北還差兩天過兩周歲生日,被母親寄養(yǎng)在延安一個托兒所里。
與父親有關的記憶,左太北是從12歲那年的兒童節(jié)開始的。
1952年6月1日,左太北和同學代表少先隊員到中南海向毛主席敬獻鮮花。毛主席聽說她是左權的女兒,特意跟她一起照了張相?,F在,這張照片和那張唯一的全家福一起擺在她床尾的柜子上,一抬頭就能看見。
讀中學、上大學、參加工作……左太北慢慢長大,可關于父親的印象卻始終是近乎空白,直到1982年她收到了“文革”抄家后被發(fā)還的物品,看到了父親留下的家信。
“每一封信,父親都大段大段地提到我,問我‘身體好嗎’‘長大些了沒’‘更活潑些了沒’……”左太北說,如果不是親眼看這些信,誰能想到一個戎馬倥傯的將軍,對女兒的愛竟然如此細膩。
夏天,他給女兒帶來熱天穿的小衣服;冬天,他記掛著小家伙別凍壞了手腳;女兒病了,他焦急地反復在信里念叨“有了病必須找醫(yī)生”;別人給的糖果,他舍不得吃,連省下的錢一起托人帶去延安……
直到給妻子的最后一封信里,左權還想象著與妻女團聚的情景:“有時總仿佛有你及北北與我在一塊玩著、談著。特別是北北非常調皮,一時在地下,一時爬到媽媽懷里,又由媽媽懷里轉到爸爸懷里來……”
一轉眼,這個再尋常不過的團聚心愿,已經碎了75年。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