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日本軍國主義強占中國東北,扶植偽“滿洲國”傀儡政權(quán),為日本向北或南進一步擴大侵略打下了基礎(chǔ),日本政府在1936年6月修改《國防方針》及《用兵綱領(lǐng)》時就決定對蘇聯(lián)以防為主,只要蘇軍不南下,日本不應(yīng)主動挑起事端,而要穩(wěn)住東北,以利于向華北發(fā)展。 10月中旬,日寇進犯廣東惠陽。余漢謀、吳鐵城電邀蔡廷鍇赴廣州,共商御敵之大計。 18日,蔡乘小火輪東下,突遭日機掃射,右肋受傷,只好返肇慶治療。
1939年初,蔣介石起用蔡廷鍇任第十六集團軍副總司令,夏威任總司令,不久蔡又接任總司令職。迨日寇在防城、龍門、白沙等處登陸,南寧形勢危急,蔡又委為第二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備戰(zhàn)于桂南、粵西一帶,旋參加桂南會戰(zhàn)。這年7月22日,蔡廷鍇和羅西歐在貴縣舉行了婚禮。
1940年4月,第二十六集團軍改編為粵桂邊區(qū)總司令部,蔡任總司令。就職月余,蔡即呈準辭職,以上將參議官名義,閑居桂林。桂林將陷,又回鄉(xiāng)居住,直至日寇投降。
1949年1月底,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蔡廷鍇即和由香港及各地陸續(xù)到達的民主人士一起進入北京。這時候,蔡整日沉浸在喜慶歡悅之中,他以全副精力,投身到全國政協(xié)的籌備工作之中,經(jīng)常忙到深夜。
新中國成立后,蔡廷鍇先后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政協(xié)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常委,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同時,兼任國家體委副主任及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副主席。蔡還擔任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
1968年4月,蔡廷鍇因病住院,住院期間得到了黨和政府的親切關(guān)懷。但因病情嚴重,醫(yī)治無效,于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歲。
(摘自《黨史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