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小林寬澄(前排右一)在入伍前夕。
中組部批準他入黨
小林傷好些的時候,八路軍給他送去了一本書,叫《論社會主義》。過幾天,又給他換了一本《論唯物論》。“一開始,我很討厭這種書。后來,關在房間里 實在悶,我翻了幾頁,覺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很警惕,因為我是日本軍人,不能接受這種思想。雖然我很頑固,但是中國同志還是很尊重我,態(tài)度很友好。”小 林說。
這樣對峙了1個多月,小林的傷也好了。有一天,八路軍膠東大隊特工科長姜昆對小林說:“能否幫幫我的工作?”姜昆曾經(jīng)留學東京大學,在日本生活了8年。盧溝橋事變后,他毅然回國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
“姜昆先生人很好,講一口流利的日語,有時會跟我聊日本生活的往事。但是他叫我為八路軍幫忙,我心里受不了,擔心自己會成為一名賣國賊。姜昆沒有勉 強我,但他講了許多的道理:日本發(fā)動的是侵略戰(zhàn)爭,是不人道的戰(zhàn)爭,應該一起來抵制這場侵略戰(zhàn)爭。后來我想想,他說的也有道理,于是我就下了決心,幫八路 軍做事。”就這樣,小林加入了八路軍,并成為日本反戰(zhàn)同盟的成員。
小林的第一件“革命工作”,就是去日軍崗樓前喊話。那是一個夜晚,在武工隊的陪伴下,小林在崗樓前,拿著鐵皮喇叭喊話。剛開始時,崗樓里會傳來“八 格”的罵人話,并發(fā)射迫擊炮轟炸。武工隊怕他受傷,要他撤下去,但是小林不怕,越喊越有勁,還唱起了日本民歌。“最后他們炮也不打了,靜靜地聽我喊。”
小林的“叛變”引起了日軍上層的恐慌,并懸賞捉拿他。為此,小林開始在八路軍和武工隊的掩護下,轉戰(zhàn)各個山村。“有一次,為了把艾思奇先生的《唯物 史觀》翻譯成日文做反戰(zhàn)宣傳資料,我躲在山洞里,村里的武工隊長每天給我送飯,有時還帶來一點酒。我們就像親兄弟一樣,推杯換盞,那真是戰(zhàn)爭中的世外桃 源!”
抗戰(zhàn)結束后,小林留在濟南市政府外事處,幫助遣返戰(zhàn)俘和日僑。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繼續(xù)從事反戰(zhàn)工作。
1946年1月,小林先生因工作病倒了。一天晚上,山東軍區(qū)政治部主任舒同來看望他,“小林同志,你愿不愿意入黨?。?rdquo;小林忙問:“我是日本人,可 以嗎?”舒同說:“你是革命同志,完全可以申請入黨,我來給你做入黨介紹人。”于是,在舒同的介紹下,山東省委批準小林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