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55年的國慶閱兵式上,頭戴船形帽的步兵方隊邁著矯健的步伐通過天安門廣場。

55式軍服下發(fā)后,解放軍戰(zhàn)士按照規(guī)定著裝
1955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換著55式軍服,規(guī)定陸軍、空軍男士兵夏季佩戴船形帽,海軍男士兵為無檐大頂帽(俗稱水兵帽)。
當時誰也沒想到,圍繞船形帽的佩戴問題,竟引發(fā)一場涉及全軍的爭論。這種流行國際的軍帽在我國“水土不服”,很多人不予認可。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當年美國大兵和國民黨兵歪戴船形帽、窮兇極惡的丑態(tài),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大家都十分討厭。二是船形帽需要“歪戴”,即稍向右傾斜,這種戴法不符合中國人“正衣冠”的傳統(tǒng)審美習慣,給人的感覺是吊兒郎當、滑稽可笑。
1957年5月14日,27名士兵代表在上海警備區(qū)政治部召開的座談會上表示:船形帽不僅不適用,而且不好看。“戴正了,像和尚;歪著戴,像流氓。”有的戰(zhàn)士寧愿光著頭,夏季戴冬帽或是戴過去的舊式軍帽,也不愿戴新配發(fā)的船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