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美國《軍隊時報》網(wǎng)站11月14日報道,美國空軍部長13日表示,美國空軍的一個核導彈項目“陷入困境”,可能出現(xiàn)成本上升。
弗蘭克·肯德爾在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主辦的一次線上活動中說,LGM-35A“哨兵”洲際彈道導彈項目比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項目更令他“感到緊張”。他說,這是兩個旨在升級空軍三位一體核力量的重頭項目,“不容有失”。兩者都是由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負責的。
肯德爾拒絕透露“哨兵”項目所面臨問題的細節(jié)。但他說,事實證明,該項目涉及的范圍之廣令其具有挑戰(zhàn)性——其中包括房地產(chǎn)開發(fā)、土木工程、通信和指揮控制設施的建設、導彈本身的制造等。
肯德爾說:“‘哨兵’項目是我所見過的規(guī)模最大、最復雜的項目之一。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可能是美國空軍有史以來進行的最大項目。”
美國空軍在2020年授予諾思羅普公司一份價值133億美元的合同,用于開發(fā)“哨兵”項目(當時被稱為“陸基戰(zhàn)略威懾計劃”),以替換半個世紀前首次部署的LGM-30G“民兵”-Ⅲ洲際導彈系統(tǒng)。“哨兵”項目的總成本預計在1000億美元左右。
但肯德爾說,該項目在早期階段出現(xiàn)了很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成本方面。這種不確定性的部分原因是,自“民兵”導彈問世以來已經(jīng)過去了幾十年。
肯德爾說,一些“未知的未知”正在浮出水面,國防部將不得不解決這些問題,其中包括與指揮和控制設施有關的因素,比如“哨兵”導彈的發(fā)射綜合設施。
肯德爾說,在這個過程中,一些成本可能會上升。
肯德爾說:“隨著我們進一步推進這個項目,更深入地了解實際要做的工作,我們正在發(fā)現(xiàn)一些需要花錢的方面。我們將嘗試評估它們將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將為此進行哪些調(diào)整。”
美國政府問責局在6月發(fā)布了一份武器評估報告,列出了“哨兵”項目存在的問題,“哨兵”的交付時間可能因此從2029年推遲到大約2030年4月到6月之間。
政府問責局強調(diào)了持續(xù)困擾該項目的人員短缺、供應鏈問題和軟件挑戰(zhàn)。
將被“哨兵”取而代之的“民兵”-Ⅲ項目包括400枚導彈,它們分布在近3.2萬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約合2.6平方公里)的450個發(fā)射井中。
肯德爾補充說,他對B-21項目持“謹慎樂觀”態(tài)度。第一架“突襲者”于11月10日進行了期待已久的首飛,肯德爾說,“它的飛行測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編譯/朱麗)
(來源:參考消息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