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現(xiàn)在,印度的小動作也沒停。

▲2022年1月5日,印度以非法逃稅為由向小米追繳65.3億盧比
上周,印度對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開出天價“罰單”,印度最近也在試射超音速巡航導彈。
也要看清,印度有“過了冬天還會鬧”的可能。
一直以來,印度都希望在不發(fā)生戰(zhàn)爭的情況下,通過不斷蠶食的方式,盡可能多地占取它所主張的領土,取得所謂的“勝利”。
對于印度的這種心態(tài),林民旺告訴譚主:
“印度方面不會從一個更長遠的格局去看事情。印度軍方和外交的人小算盤算得比較精,但是大算盤的方向算不準。中國跟14個鄰國中的12個解決了陸地邊界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需要談這么多輪次,所以印度需要自己反思自己的問題。”
中印邊境問題要有改善,印度必須改變自己對邊境線的基本認知。

▲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現(xiàn)場
中印相向而行維護邊境和平,這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國際大勢。但這樣的局面,有人不想看見。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13日發(fā)布的南亞簡報中提到本次會談,字里行間都在塑造中國威脅。
白宮新聞發(fā)言人普薩基在會談前,特意拿中國“脅迫”說事,還強調將繼續(xù)與印度“站在一起”。
遺憾的是,印度沒想著事事都跟美國站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