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9日,蘇-25攻擊機編隊在俄羅斯莫斯科參加勝利日閱兵
俄羅斯政府近日決定批準并向總統(tǒng)普京提交廢除《開放天空條約》的提案。有分析認為,俄羅斯此舉意在對美歐表達不滿,彰顯強硬立場??梢灶A見,美俄戰(zhàn)略博弈恐將更加激烈,全球安全穩(wěn)定面臨嚴峻考驗。
退約進入倒計時
《開放天空條約》于1992年簽署,2002年生效。該條約旨在建立戰(zhàn)略互信,規(guī)定簽約國可對彼此領土進行“非武裝方式的空中偵察”。美國、俄羅斯和多數北約國家均簽署了這一條約。2020年11月,美國以俄羅斯違反《開放天空條約》為由,宣布正式退出該條約。
2021年1月,俄羅斯外交部發(fā)布聲明稱,俄方曾提出具體建議,希望在新條件下維持條約繼續(xù)有效,但美方未予以支持,俄方決定開啟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國內程序。
4月21日,針對美國發(fā)布《關于軍備控制、不擴散核裁軍的協(xié)議和義務的遵守和履行情況》報告,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表示,美對俄羅斯違反《開放天空條約》的指責,完全是賊喊捉賊、欲蓋彌彰。
5月5日,俄羅斯政府網站公布決議文件,俄羅斯政府批準并向總統(tǒng)普京提交廢除《開放天空條約》的提案。至此,俄羅斯退出《開放天空條約》正式進入倒計時。
戰(zhàn)略威懾意味強
俄羅斯啟動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國內程序,主要有3點戰(zhàn)略考量。
一是“制美”。拜登政府上臺后,美國先是向俄示好,延長《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有效期。隨后,美國政府以俄羅斯進行網絡襲擊、干預美國選舉為由,對俄實施大規(guī)模制裁并驅逐俄外交人員。有分析認為,拜登上臺后對俄奉行“兩不”原則——既不重啟美俄關系,亦不追求對抗升級,體現(xiàn)出“遏制為主、合作為輔”的特點。在此背景下,俄羅斯宣布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試圖在與美新一輪博弈中占據主動。
二是“警烏”。烏東局勢持續(xù)緊張,美國近期宣布將在2021財年向烏克蘭提供1.25億美元軍事援助。5月6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訪問烏克蘭時表示,美國正在考慮加強同烏克蘭安全領域合作,繼續(xù)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與其“并肩”應對挑戰(zhàn)。俄羅斯選擇在布林肯訪問的前一天公布提交廢除《開放天空條約》提案的消息,旨在對烏克蘭發(fā)出強烈警告。
三是“強能”?!堕_放天空條約》是對美俄履行系列軍控條約情況的核查機制。鑒于美已退出《中導條約》《開放天空條約》,俄美雙方軍控協(xié)議落實的基礎條件幾近作廢。在俄看來,《開放天空條約》存在的價值已不大,繼續(xù)履約對俄來說缺乏意義?!堕_放天空條約》雖然允許俄羅斯軍機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締約國上空偵察,但需遵守相應規(guī)則,包括允許外國觀察員在場。此外,該條約對機載傳感器的分辨率有規(guī)定,限制收集圖像的精確度。在退出條約后,俄羅斯對周邊態(tài)勢感知能力將進一步加強。
戰(zhàn)略博弈或激化
近年來,從特朗普政府開始,美國頻繁毀約退群,對國際安全形勢造成消極影響。見始知終,在俄羅斯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后,地區(qū)和國際安全形勢將面臨諸多挑戰(zhàn)。
隨著美俄對抗不斷升級,美國國內要求政府采取強硬措施的呼聲越來越高,長期緊張的俄美關系扭轉無望。美國或將延續(xù)對俄“遏制為主、合作為輔”的政策,在經濟上強化制裁,通過增加歐洲駐軍、提高歐洲盟友軍隊戰(zhàn)斗力等方式,對俄進行軍事圍堵。俄羅斯或將在雙邊和多邊議題上向美叫板。未來一段時間俄美關系走向不容樂觀,存在繼續(xù)惡化的風險。
作為美俄戰(zhàn)略博弈的主戰(zhàn)場和《開放天空條約》的大本營,歐洲國家面臨兩難抉擇。一方面,拜登執(zhí)政以來,“俄羅斯威脅”再次成為聚攏歐洲盟友的議題,以捷克為首的中東歐國家以及波羅的海國家紛紛跟進,驅逐俄外交官,表現(xiàn)出對美國反俄政策的堅定支持。另一方面,歐盟內部對俄態(tài)度分化,德美在“北溪-2”問題上分歧明顯,德國明確表示將采取獨立的對俄政策。在俄羅斯退出《開放天空條約》以及烏東局勢趨緊、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大打外交人員驅逐戰(zhàn)的背景下,歐洲安全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
近年來,無論是頻繁毀約退群,還是推進導彈試射部署,都暴露出美國奉行單邊主義、謀求軍事霸權的真實面目,嚴重破壞地區(qū)與全球安全,沖擊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削弱大國間的互信??梢灶A見,在俄羅斯退出《開放天空條約》后,現(xiàn)行國際軍控體系將面臨“舊已破、新未立”的尷尬境地。未來,俄美兩國將繼續(xù)展開戰(zhàn)略博弈和多領域較量。(胡小刀)
(來源:中國國防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