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說明的是,烏陸軍雖難以與俄軍匹敵,起碼還有些許實力可放手一搏,而烏??哲妱t完全處于“聊勝于無”的困境。繼承自蘇軍黑海艦隊的烏克蘭海軍,其主力艦艇都部署在蘇聯(lián)時期的黑海最大軍港——塞瓦斯托波爾。而在2014年,烏軍多數主力艦艇不是被“策反”,就是落入俄軍之手成為戰(zhàn)利品。如今的烏克蘭海軍,只剩下一些輕型護衛(wèi)艦、炮艇等小型艦艇。而其面對的俄軍黑海艦隊坐擁數十艘大型水面艦艇,且在今年又接受了26艘各型新艦艇。美媒認為,烏海軍在俄軍面前“非常脆弱”,并未做好與俄軍對抗的準備。
烏空軍的情況也只是略好于海軍。據《新聞周刊》網站援引烏政府資料顯示,烏空軍現(xiàn)裝備有17架蘇-27和21架米格-29戰(zhàn)斗機(均系初期型號),額外可“動員”20余架蘇-25和蘇-24攻擊機。這點“家底”尚不及俄軍部署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戰(zhàn)機數量。更何況這些戰(zhàn)機只是紙面性能尚可,若考慮到烏空軍較低的維修保障水平,加之遠不及俄空軍的訓練飛行時數,恐怕戰(zhàn)端一開,就會變成俄軍的“囊中之物”。
難怪美媒會毫不留情地指出,面對俄軍巨大優(yōu)勢,烏克蘭在全面對抗中勝算很小,其“潛臺詞”則是烏方只有靠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援助方可渡過難關。事實上,烏克蘭政府沒準就是打著以緊張局勢為由向美國要求更多軍援的“如意算盤”,可謂“家底不厚,盟友來湊”。不過,至今仍在是否“援助”烏克蘭幾艘護衛(wèi)艦和幾千枚導彈等問題上斤斤計較的美國,究竟能在多大程度加強烏方軍力,外界仍要為此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文/馬騏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