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保持雙航母編隊采取國產(chǎn)和引進“兩條腿走路”
早在20世紀80年代,印度海軍官員就曾提出自造航母的計劃,但印度當時的技術能力,包括大型船只的建造和大型武器的建造,均難以擔負重任。1999年,印度議會終于批準了自造輕型航母的計劃,直到2002年初,為了在與俄羅斯就購買航母上增加籌碼,印度海軍新任參謀長辛格方才確認這一消息,并稱新航母將在2008年建成,并被命名為“藍天衛(wèi)士”號。
2002年12月3日,時任印度海軍參謀長馬德文德拉·辛格證實,印度政府已批準自建一艘航母的計劃。2004年3月9日,印度報業(yè)托拉斯報道,印度國產(chǎn)航母的圖紙設計即將完成。然而,十余年來,印度國產(chǎn)航母計劃始終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并未付諸有力的實踐?;蛟S是意識到在與俄羅斯合作期間吃了“暗虧”,大約從2008年以后,印度海軍的注意力逐步轉移到國產(chǎn)航母計劃上來。
2009年2月28日,印度自行研制的首艘航母在科欽舉行了龍骨安裝儀式。這艘航母曾被命名為“藍天衛(wèi)士”號,后為紀念從英國購買的第一艘航母,改名為“維克蘭特”號。2011年12月29日,印度首艘國產(chǎn)航母“維克蘭特”號的艦體下水。“維克蘭特”號航母長260米,寬60米,將裝配4臺美國通用公司的LM2500燃氣渦輪機,總功率80兆瓦,足以保證航母速度達到28節(jié)以上;同時還將裝配6臺柴油發(fā)電機,每臺功率3兆瓦。其滿載排水量4萬噸,最多搭載30架艦載機。
盡管印度媒體稱“維克蘭特”號為純粹的國產(chǎn)航母,但事實上該艦初步設計工作由法國和意大利企業(yè)完成,未來搭載的則是俄羅斯研制的米格-29K艦載機。因此“維克蘭特”號實際上還是多國合作的“混血兒”。盡管印度國產(chǎn)航母幾年前就已經(jīng)下水,但其正式服役仍然遙遙無期。這些年來,印度一方面雄心勃勃的發(fā)展國產(chǎn)航母,另一方面則是難以割舍從國外進口二手航母的“情節(jié)”。
2000年10月,俄總統(tǒng)普京出訪印度期間,“友好”地提出把“戈爾什科夫”號贈送給印度,并提出印度只需支付有限改裝費用時,令印度欣喜異常。2004年俄羅斯與印度海軍達成協(xié)議,由印度向俄方支付9.74億美元的航母改裝費,俄羅斯將時年27歲、排水量約4.5萬噸的“戈爾什科夫”號航母贈與印度海軍,交付時間為2008年。
而協(xié)議簽訂后,俄羅斯屢屢上調改裝成本。到2008年2月,俄方要求將改裝總費用增加至29億美元,原定于2008年底的交付日期也多次延遲。除了航母本身改裝費用,印度還需多花數(shù)千萬美元為“戈爾什科夫元帥”號配備蘇-30戰(zhàn)斗機和俄制艦載導彈。盡管印度支付的費用已超過原合同的三倍,印度方面不可能對俄方實行違約罰款,因為俄羅斯已拒絕過印度的此項要求,并曾威脅要取消合同。
俄羅斯時間2013年11月16日上午,俄羅斯北方機械制造廠在北德文斯克向印度交付了“戈爾什科夫元帥”號(印度改稱“超日王”號)航母。除了接船的印度船員,隨行的還有約180名俄羅斯專家?guī)椭《却瑔T掌握操作航母負責保修服務。2014年1月8日“超日王”號抵達印度。2014年2月第一次在岸上測試基地進行了米格-29K的模擬艦上操作。2月8日,第一次印度飛行員駕機著艦。
“英雄總被雨打風吹去”:印退役航母難逃拆解厄運
據(jù)報道,“維拉特”號其實早在2016年就停止工作。2016年1月18日,“維拉特”號航空母艦開始了最后一次海上巡航。這艘現(xiàn)役最古老的航母從印度西海岸的孟買開赴東海岸的維沙卡帕特南,參加2月4日開幕的印度第二屆國際閱艦式,此后“維拉特”號將再返回孟買港后退役。由于國產(chǎn)航母尚未服役,印度海軍也將重新步入由“超日王”號航母獨當一面的“單航母”時代。
為了2017年3月的這次退役典禮,印度海軍專門又把“維拉特”號航空母艦從科欽拖回孟買港口,并派出多名海軍高級將領和它的歷任艦長出席典禮,足以證明對它的惜惜難別之情。在印度海軍服役期間,“維拉特”號曾多次參與重大軍事行動和聯(lián)合演習,累計共有2.2萬架次戰(zhàn)機從該航母上起飛,它也因此被視為印度海軍的象征。在“維拉特”號服役的很長時間內,都是亞洲唯一一艘真正具備戰(zhàn)斗能力的航空母艦,尤其是2014年從俄羅斯購買的“超日王”號航母抵達印度后,印度海軍更一度擁有雙航母戰(zhàn)斗群,成為印度洋上不可忽視的強大威懾力。
可惜這樣的場景只是曇花一現(xiàn)。盡管經(jīng)過多次翻新,但隨著“維拉特”號艦體的老化和日益高昂的維護費用,印度海軍幾經(jīng)猶豫后,最終決定讓這艘老航母退出現(xiàn)役。事實上,早在“維拉特”號退役之前,它搭載的30架“海鷂”艦載戰(zhàn)斗機就因為各種事故接連墜毀,2016年3月,僅有11架幸存。如此高的事故率,讓“海鷂”退役的時間趕在這艘老航母“退休”之前。
《印度時報》稱,“維拉特”號退役后,印度海軍目前僅存“超日王”號一艘可用的航母,且它搭載的米格-29K戰(zhàn)斗機還曾出現(xiàn)嚴重故障。按照印度海軍之前的規(guī)劃,印度國產(chǎn)的“維克蘭特”號航母應該接替“維拉特”號的位置,繼續(xù)維持印度海軍雙航母戰(zhàn)斗群的規(guī)模。但現(xiàn)實是“維克蘭特”號盡管已經(jīng)有過三次“下水”,但至今仍未完工,服役時間更是遙遙無期。
印度的首艘航母“維克蘭特”號退役后被當作廢鋼鐵賣給了孟買一家拆船公司。這艘前印度海軍旗艦在1971年印巴戰(zhàn)爭中立下過汗馬功勞,最終因為資金問題被孟買高等法院批準拍賣拆解。對于“維拉特”號服役后的處理,印度各界保有不同意見。有報道稱,印度海軍有意將“維拉特”號航空母艦改建為海上大型游樂中心。印度政府有意將“維拉特”號改裝成海上博物館,以避免將其拆解或作為靶艦擊沉。為此,印度國防部長還專門給沿海各邦政府寫信,但未獲肯定答復。
據(jù)2016年最新報道,由于改裝為海上博物館的計劃面臨資金難題,“維拉特”號很可能像印度第一艘航母“維克蘭特”號一樣被拆解。“維拉特”號退役之后,最“年長”航母的紀錄將由巴西的“圣保羅”號接任。“圣保羅”號航母原為法國海軍“克萊蒙梭”級二號艦“福煦”號,2000年退役后賣給巴西。該艦于1957年11月開工建造,1960年下水,1963年加入法國海軍服役。“圣保羅”號還有望打破“維拉特”號保持的航母最長服役時間紀錄。據(jù)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14年12月報道,巴西海軍計劃讓“圣保羅”號航母服役到2039年,距該艦下水近8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