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
的確,如特朗普所言,這次政權(quán)的交接,注定不會是一次平穩(wěn)的過渡。畢竟,至少從目前看,倆人的政策分歧顯得略大。
比如臺灣。不安排理出牌的特朗普,不僅前三十年無古人的接了蔡英文的電話,還表示,中國要是不在貿(mào)易方面做出讓步,美國為什么要受制于“一個中國”原則?
這可嚇壞了奧巴馬。作為一個“老司機”,奧巴馬知道臺灣問題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碰不得。于是他一邊派白宮出來解釋保證美國堅持“一個中國”,一邊還親自出來敲打臺灣,說你是一定程度的“自治”(Autonomy),很多事情你說了不算,以至于島內(nèi)哀嚎一片,說臺灣“被港澳化了”。
再看看特朗普的選人,就更明顯。衛(wèi)生部長,反對奧巴馬醫(yī)改;國防部長、安全事務(wù)助理、國土安全部長等,一水兒的反對伊核協(xié)議、對奧巴馬中東政策深懷不滿時刻準備捋袖子回去大干一場的鷹派軍官;駐以色列大使,支持以色列和其定居點建設(shè);最重量級的國務(wù)卿,居然還是一個“親俄”的商人。每一個名字,奧巴馬聽了估計都會郁悶半天。
要知道,這8年,奧巴馬沒干啥別的,主要就是在國內(nèi)推醫(yī)改,在中東撤撤兵,簽了個伊核協(xié)議,調(diào)和巴以問題,各種制裁俄羅斯,外加重返亞太和建交古巴。眼瞅著這就是辛辛苦苦干八年,一夜回到上任前的節(jié)奏啊。

還有最近的事兒。前兩天,安理會通過了對以色列的一份譴責聲明,主要是針對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以及東耶路撒冷建設(shè)猶太人定居點。原本,以色列寄希望盟友美國會動用一票否決權(quán)阻止這份決議的通過,可萬萬沒想到,奧巴馬政府在最終時刻選擇了棄權(quán),最終決議順利通過。
這下特朗普可不干了。特朗普親以色列的立場人盡皆知,不僅自己器重的大女婿是猶太人,他還提名了一位支持以色列建立定居點的駐以大使。但是,奧巴馬政府臨下臺前竟然搞了這么一出,特朗普立馬抓起手機發(fā)了推特,一邊批評奧巴馬,一邊讓以色列堅持到他自己上臺。

某種程度上,奧巴馬此次宣布制裁俄羅斯,也是給特朗普一個臉色看。你不是頻頻給俄羅斯釋放善意嗎?我就制裁!只許你折騰我,我不能折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