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兵器的“名義”
名不正,則言不順。武器裝備作為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命名當然馬虎不得,各國都有自己的一套命名規(guī)范。不過,其中也有一些不按“套路”出牌的故事,既好吃又好玩,既好聽又好看。
海鮮盛宴“大龍蝦”
隨著中國第二艘航母成功下水,給航母取什么名迅速成為網(wǎng)上“爆款”話題。前不久,“皮皮蝦”就驚動了國防部發(fā)言人。雖為戲謔,不過,世界上以美味的海鮮命名的武器卻真實存在,如以“龍蝦”命名的意大利掃雷艇、以“甲魚”命名的蘇聯(lián)AT-l反坦克導彈。還有英國一款中程防空導彈以“海參”命名。這是皇家海軍發(fā)展的第一種防空導彈系統(tǒng),不過,“海參”迅速落伍,被新推出的“海鏢”防空導彈取代。
除了這些可以上餐桌的“海鮮”,以海洋生物命名的武器也不在少數(shù),如美國的“海馬”直升機,以色列“海豚”級常規(guī)動力潛艇,美國“抹香鯨”號潛艇等。
動人旋律“巴祖卡”
大名鼎鼎的“巴祖卡”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研制的一種輕型反坦克武器,是等口徑火箭筒的鼻祖。該武器之所以被稱作“巴祖卡”,主要源于當時一位名叫鮑勃·彭斯的美國廣播喜劇明星表演時使用的一種粗管樂器,這種樂器與火箭筒發(fā)射管的形狀十分相似,因此得名。
盡管這只是一種通俗的稱呼,不是正規(guī)的軍事術(shù)語,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名字會沿襲至今。在二戰(zhàn)和二戰(zhàn)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巴祖卡”系列火箭筒都是美國陸軍所有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
溫柔殺手“喀秋莎”
細數(shù)蘇聯(lián)武器的別稱,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越溫柔、越詩意,越可怕。其中以“花”命名的武器甚至可以組成整整一個“花壇”:如風信子、石竹花、金合歡、郁金香、矢車菊等。“風信子”指的是152毫米口徑自行加農(nóng)炮,“郁金香”和“矢車菊”則是迫擊炮的綽號。
而說起溫柔殺手,非“喀秋莎”莫屬。它的本名為BM-13多軌自行火箭炮,傳聞二戰(zhàn)期間,蘇聯(lián)軍隊第一次派這個“美麗的姑娘”上陣,僅用10多秒鐘就讓德國法西斯的陣地成為一片火海。
附庸風雅“天津風”
日本給戰(zhàn)艦命名偏好“風”“雪”“云”等字眼,如“秋月”“出云”等。歷史上因為“風”字使用太頻繁,給命名帶來極大困難,便出現(xiàn)了“太刀風”“天津風”等3個字的日艦名稱。
這里的“天津風”跟中國的天津市毫無關系,而是指“上天保佑的神風”,是舊日本海軍一艘驅(qū)逐艦的名字。1945年4月,“天津風”在廈門灣受到美軍B-25轟炸機攻擊,中彈嚴重受損后靠岸擱淺,并受到身份不明武裝的攻擊,全員棄艦后被鑿沉。(孟嵐、陳良博)
來源: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7-06/09/c_129629444.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