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彈能力:
F-22對空導彈多
殲-20對地手段全
為了保持隱身外形,五代機一般把彈藥裝在機身里。“螺螄殼里做道場”,極為考驗設計團隊的功夫。
兩款戰(zhàn)機的彈艙布局接近,兩側(cè)分別有一個小彈艙,各裝一枚空對空格斗彈。殲-20有個獨門絕技——把掛架格斗彈伸到外面后,彈艙門可以關(guān)上,以減少艙門開啟增加的阻力和對隱身的破壞。這使得近距格斗中,殲-20發(fā)射導彈的反應速度比F-22更快,除非后者愿意始終開著彈艙門格斗,如同帶著個拖油瓶。
而最重要的腹部彈艙,F(xiàn)-22的優(yōu)勢是可以掛6枚AIM-120中距空空導彈,而殲-20僅能掛4枚。當然中國的霹靂-12比AIM-120尺寸更大。不過,F(xiàn)-22早期試飛時腹部也只掛4枚導彈,考慮到殲-20彈艙比F-22更深,如導彈彈翼可以折疊,交錯著掛6枚霹靂-12也不難實現(xiàn)。
由于F-22的設計思路是爭奪空中優(yōu)勢,其彈艙設計得太淺,裝不下多數(shù)對地攻擊彈藥,僅能塞進454公斤的制導炸彈。而殲-20彈艙更深更長,顯然可以裝下多種空地、空艦武器。
劉曉非分析稱,隱身機之間的空戰(zhàn),因為相互發(fā)現(xiàn)距離縮短,中距彈的作用可能大為下降。所以,先發(fā)現(xiàn)對手的能力,很可能比攜彈量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