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微博)1月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魏文)很多家長教育孩子花費了不少心血,但收效卻不明顯。那么,家庭教育怎樣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上周日,集美區(qū)文體廣電出版旅游局局長、《小屁孩撒歡記》的作者吳吉堂,在廈門市圖書館和家長們分享了家庭教育的新模式。
《小屁孩撒歡記》講的是6個具有“革命精神”的小屁孩,策劃了一次自主撒歡,在自然生態(tài)中自我成長的活動。
本質(zhì)是一次快樂訓練
“帶孩子去撒歡,其實是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回憶,本質(zhì)是一次快樂訓練活動?!眳羌谜f現(xiàn)在“宅孩”很多,他們被電腦、手機“綁架”,對什么都不感興趣,而到大自然中去撒歡可以改變孩子。
吳吉堂說活動的意義在于讓孩子學會換位體認和思考,同時,也讓家長了解理解孩子、給孩子心靈呵護、在家到崗在位的父母,才會受到孩子喜愛,而父母是孩子通向自然和社會的“安全管道”?!按笞匀缓蜕鐣幪幨菃栴},處處是答案。孩子從中可以學會與人合作,體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眳羌谜f,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分清真愛和溺愛,堅決反對對孩子大包大攬,要做一個智慧的家長。而智慧體現(xiàn)在懂得并抓住關鍵點介入。
陪伴孩子成長是關鍵
吳吉堂認為,父母千萬不要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要陪伴孩子成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勢,為其一生造勢;健康第一,要幫助孩子至少養(yǎng)成一個運動習慣;要適時讓孩子去飛;要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要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凹彝ソ逃粌H是教育,更重要在于訓練,親子互幫互學是訓練的基本組織形式。教育的目標是為了讓孩子成為有價值的人,產(chǎn)生并釋放價值,讓孩子擁有尊嚴和快樂?!?
吳吉堂說,家庭教育要啟迪孩子心智,完善孩子人格,培養(yǎng)其生活、勞動創(chuàng)造能力,而家庭適時創(chuàng)造條件到大自然中去就是一種手段?!白叱鋈?,孩子會成長得更快。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做好引導、訓練,幫助孩子處理好自我、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健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