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手繪地圖很清新
  與錄取通知書相比,對廈門大學的準新生來說,一起寄達的手繪地圖被認為更生趣盎然。
其實,去年廈大就開始給新生寄去手繪地圖,地圖用卡通、3D的方式,手繪出塔樓、綠蔭、湖水等景物,學生該去哪里打籃球、吃飯、做實驗、看病,都一目了然。
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廈大的錄取通知書就是一張白紙加幾豎行黑字,時代也賦予了它明顯的特征:“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已經(jīng)開始了國民經(jīng)濟有計劃的建設,國家迫切地需要各類建設干部。希望你早日做好準備……為獻身偉大祖國的建設事業(yè)而努力!”
到了六十年代,廈大的錄取通知書也簡潔干練,但有特別要求:考生在辦理好戶口遷移的同時,還要加辦油糧關系介紹信,而這也是當時幾乎所有高校的做法。
其實,如今走清新路線的高校不只廈大,去年鄭州大學也給新生寄去了“生活指南”手繪地圖,此外,復旦大學索性發(fā)出了一本長達20多頁的復旦新生生活指南手繪本。
嘉庚的二維碼很新潮
  時代在變,錄取通知書也在變,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會兒,考生收個錄取通知書除了要等到花兒都快謝了,還得付比普通郵件貴10倍的錢,因為那份簡單打印好的錄取通知書“關乎命運”,是報到時的唯一憑證。如今,許多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已是走到了潮流前端,就像廈大嘉庚學院,還在通知書里印上了二維碼。
翻開嘉庚學院今年的錄取通知書,內(nèi)外兩塊二維碼便是最大的亮點。拿起手機,對準首頁的二維碼一掃,新生們就可以提前和學校微信溝通。待報到時,翻到內(nèi)頁,再掃一下二維碼,便可以直接注冊,免去了以前一系列麻煩的手續(xù)。
此外,今年二維碼也出現(xiàn)在西南政法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校的錄取通知書里,通過手機掃描,考生就能獲取自己的專業(yè)、輔導員、新生QQ群等信息。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則將芯片植入錄取通知書,讓新生報到程序在幾十秒內(nèi)就能輕松搞定。
有人說,這樣的“潮范兒”,甚至和北大去年附送《北大英雄》3D游戲光盤的做法有得一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