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廈門,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剛剛完成了學生會的納新,但很多其他學生社團的納新卻正在進行。在許多高校,學生會納新往往不與其他學生社團納新同時間舉行,或同場地舉行。其實原因很簡單,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
雖然學生會也屬于學生組織,但狹義的學生社團,是指一群有共同愛好的人結(jié)合在一起去探討這個愛好的經(jīng)驗與理論,從而使成員在這個愛好得到相關的進步,它一般由學生自行管理。而學生會的定義,是協(xié)助老師管理學生的一個學生組織。也就是說,學生會一般由老師來統(tǒng)籌管理。
有趣的是,這個有老師參與的學生組織反而成了各大高校中最火的香餑餑。
在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最終將錄用400多人的學生會崗位,有1400多名新生報名;在集美大學,最終將錄用600多人的學生會崗位,有2500多名新生報名,連集大負責團委工作的謝老師都笑稱:“學生會的錄取率只有24%,比高考錄取率低多了!”
謝老師表示,與其他學生社團相比,學生會在學生和家長心中一直都有著較高的地位,也是個能鍛煉學生能力的地方,所以同學們“擠破了頭”都要往里進。也有學生認為,學生會干部在入黨、推優(yōu)、評獎學金等環(huán)節(jié)都有較大優(yōu)勢,所以同學們蜂擁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