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高考作文題,雖未必都像“鴉片宜嚴禁”這么極端,但實質是一致的。如“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善有善報”“不畏失敗與困難”……這類“強限制性”“命意”作文題司空見慣,讓學生無理可說。
胡適的話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只有一方面”有理可說的,不可用。二是“兩方面都有理可說”,是針對辯論“雙方”的,對于作文題,可以引申為“各方面都有理可說”?!案鞣矫娑加欣砜烧f”的,可稱之為“中性題”。
中性題,指沒有“主流觀點”限制,可以兼容各種不同意見?;螂m有主流觀點,但不禁忌質疑。如前面胡適提到的:“鴉片宜嚴禁”,如以“如何看待吸食鴉片”為題,雖是“命域”,由于沒法兼容不同意見,因而也是不可取的。非但不能說“鴉片不宜嚴禁”,連說“鴉片可適量吸食”都不行。
有一種誤解,以為“命意”題型只要提供了多個含義,就能讓各方面都有理說。如2012年湖南卷的看圖作文,文字說明:“伸出是溫暖的服務,攤開是放飛的想象,張大是創(chuàng)造的力量,捧起是收獲的快樂……”命題者以為這就是給考生提供了廣闊的“立意空間”了,其實,考生依然無“意”可“立”。難道可以說:提倡冰冷服務,要壓抑想象,創(chuàng)造是沒有力量的,收獲是悲傷、痛苦的……?
自然,也不要以為只要是“命域”,就可以使各方面都有理說。如“我的愛國觀”“我看學雷鋒”“我的義利觀”等,這些題目固然是“命域”,但毋庸諱言,對這些問題考生是有所禁忌的,且難以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
能否這樣命題:“我看奧運會”“如何看兒童讀經(jīng)”“如何改善民生”“我的‘幸福觀’”“我的‘社會公正’觀”“‘學而優(yōu)則仕’之我見”?——— 這些就是我所謂的中性題。
就拿“我看奧運會”說吧,你可以贊美“更高、更快、更強”的挑戰(zhàn)自我、挑戰(zhàn)人類極限精神,可以褒揚奧運英雄屢敗屢戰(zhàn)的堅韌不拔的斗志,但也可以痛扁奧運會過度商業(yè)化的墮落,怒斥奧運對運動員身體的摧殘與使體育道德淪落,批判其與全民健身方向的背道而馳,貶斥奧運揮霍納稅人的錢,冠軍是用金錢堆起來的,不如用以改善民生……
中性題,就是在當下語境中,考生可以無所顧忌、暢所欲言的題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