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上不上興趣班,家長們不用太糾結(jié)。很多興趣班上的內(nèi)容,幼兒園的課程里都有學到,家長不用擔心孩子落后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我的孩子處于幼兒階段,我不會讓他去學各種各樣的東西,我會利用雙休日,讓他多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體驗生活,跟他講方方面面的人與事,讓他不怕生,性格變得開朗一些,這些其實遠勝過興趣班的學習。
觀點3
過早報興趣班弊大于利
王菲(巾幗園心理咨詢師)
在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家長中,很多人目的并不明確,只是一味跟風,覺得別人報了自己沒有報,自己就莫名著急,感覺好像吃了虧。還有一些是家長自己的需要,童年時想學沒條件,希望能在孩子身上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還有一些則是因為自己時間上不好安排,讓幼兒園或是培訓機構(gòu)幫忙看管孩子。
給孩子報興趣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擴大孩子交往的空間,同時可以幫助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的興趣和優(yōu)勢。但是,過早地給孩子報興趣班,選擇錯誤的興趣班,反而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
首先,各種興趣班、特色班,容易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使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和等級觀念,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其次,過早地讓孩子學習認字、算術(shù)等認知性知識,違反了孩子的本性,可能會讓孩子情緒低落、浮躁,甚至產(chǎn)生挫敗感、厭學心理。同時,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家長的“嚴格要求”,也會使孩子和家長的親子關系受到影響。
幼兒學前教育,應以培養(yǎng)幼兒健康身心為宗旨,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開展,以趣味活動為主,培養(yǎng)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良好的生活及行為習慣。游戲是3—6歲兒童的主導活動,家長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通過游戲活動,特別是扮演社會角色的游戲活動,以滿足孩子參與社會生活的需要。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就應該快樂地玩、鍛煉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