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料習題
方向錯了,就會走歪路,學習內容選錯了,復習效率就是零。在雪花般的試卷、山一樣的輔導資料中,必須學會選擇適合你自己的資料和習題。對試卷上的習題,也不必面面俱到,做得很熟練的題型可以跳過去,偏題和怪題可以大膽地舍棄。
沒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適自己的方法,每個人的高考目標不同,做題的難易也應該有所不同。經常和老師交流學習的重點內容,就像司機把好方向盤一樣重要。
此外,一個蘋果一個人吃,這個人只得到一個蘋果。一個解題方法與多個人分享,在交流與討論中可以得到多個解題方法。很多時候,在爭辯中,為了證明自己的解題方法,大腦高速思考,會又有新的思路出現(xiàn),不斷閃現(xiàn)思維的火花,在爭論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解題方法,而且,經過這種爭論的內容在記憶中會持久不忘。
一個人的思維畢竟有局限,不妨經常和同學們討論問題,采百家之長補一己之短,是最聰明的做法。樂于做人師,樂于給別人講解,講解的過程,其實是自己整理和鞏固知識的過程,助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提高。
周末拿出一定時間再回首
  周末兩天的時間怎么合理安排呢?除了做作業(yè),要拿出一定的時間,再回首。
首先,要回顧課本,這是大多數考生不重視的復習環(huán)節(jié)??纯锤呷忌鷷郎洗蠖嗍呛窈竦膹土曎Y料,很少有課本。看課本,看基礎知識,看公式和規(guī)律,是復習之本,是復習的基礎,基礎不牢,很難蓋出高質量的大廈。
做一道習題,如果基礎知識有漏洞,概念理解有偏差,定律理解不全面,再高的分析能力也無濟于事。
其次,是回顧課堂,整理一周來各科老師課堂上講課的內容,重溫老師的思路,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多重復幾次,理解更深,記得更牢固。每周都如此,要養(yǎng)成習慣。
再次,是回顧做過的習題,總結解題的思路和方法,看看錯題集,總結錯誤的原因。每周一回頭,把吃到肚子里的內容再消化消化,學到的東西不忘,不是撿了芝麻丟西瓜,是高效復習的秘訣。
高效率的復習,是科學的復習,會使你在高考中笑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