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數(shù)學測驗,多多考了61分
對于這個成績,“鷹爸”說自己很滿意,特意帶多多去了一趟肯德基,盡管他實在搞不懂“肯德基對孩子怎么如此有魔力”,盡管認為“小孩不能吃垃圾食品”,還是讓多多吃了土豆泥,“只因為孩子喜歡”。
鷹爸名叫何烈勝,是一位擁有十幾億元規(guī)模生意的企業(yè)經(jīng)營者,曾當過10年教師。說話時,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口氣卻十分堅定。
去年2月,在一片質(zhì)疑聲中,鷹爸讓只有4歲的多多成了小學一年級旁聽生。今年9月,在南京市中小學生學習力研訓中心的專家等建議下,對多多采用了全市獨一無二的 “教育方式”——上午上小學二年級,下午上幼兒園大班。
谷力解釋,這是為了避免出現(xiàn)中科大少年班曾經(jīng)遇到的問題:一群只有十三四歲的高智商少年上了大學,但情商并沒有得到很好發(fā)展,導致進入社會后出現(xiàn)了問題。希望多多獲取一種平衡方式,既可以讓智力發(fā)展水平較好的他早些學習文化課,又可以在和同齡伙伴的交往中更快樂地成長。
研訓中心曾用8歲孩子的智力量表對4歲多的多多做過測試,在最高成績135分的情況下,多多得了128分。這意味著,多多的確智力超群。
在那張得61分的考卷中,有這樣一題:一堆箱子的總體積是30立方米,每個箱子是6立方米,請問有幾個箱子?
多多在題目下方寫:6×5=30,換來一個大大的叉號。
他認真地抄上正確答案:30÷6=5。
問他懂了嗎?他撓撓腮,笑嘻嘻:“之前就知道,寫錯了。”
鷹爸說,如果考試時老師用口語將題目解釋一遍,他的正確率就會高很多,能超過90分。只是到了二年級,老師就不再采用這種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考試方式了。
數(shù)學老師發(fā)現(xiàn),多多的口算能力在班上都是領(lǐng)先的,就是考試時在一些題目的理解上,會有些問題。即便這樣,她還是給多多爸爸打了電話:“孩子進步了,不容易,要表揚他一下!”
多多現(xiàn)在班上成績屬于中下等,1米14的個子,在一群普遍1米3—1米4的8歲孩子中,只到別人肩膀。
排隊時,他鐵定站在最后,小小的個子,始終一張笑臉。


 
          


